私募大佬但斌加仓美股遭遇大跌 产品净值回撤被渠道方怒怼:你们
东方港湾方面6月16日公开回应称,公司部分产品做了仓位调整,而对于有的产品净值近期出现了下跌,其表示这些基金投资范围不同,持仓有美股,美股部分影响大。
“说实话,这波反弹没吃到挺过分的”
6月14日,东方港湾刘振博发布了净值报告之后,各大渠道都闹翻了天,有客户调侃到,“不能用抄底美股,是追高美股”。之后刘振博给出了加仓美股的3大逻辑观点:
首先从一季度财报的业绩来看,国际市场上无论是云计算、电商、游戏还是广告业务,均延续了过去不错的增速,当前的确定性更高,是加仓的首选方向;
其次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回调,电动车龙头最大回撤49%,电商龙头最大回撤46%,广告龙头最大回撤32%,企业软件与龙头最大回撤30%,电子消费品龙头最大回撤也有27%,估值也有了不小的折扣,配置价值也更高;
第三是制约美国投资的长期主要因素,是资本在逐渐的变得昂贵,这将对过去那些疯狂烧钱扩张的商业模式产生深度的长远影响和打击,而龙头盈利稳定且现金流充沛的商业模式更具有可持续性,竞争地位和市场份额也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也更应该享有估值溢价。
但看完这3条理由,各大渠道方更加“气愤不已”。一名吴姓人士表示“本来挺好的,这一轮操作,直接和其他私募差了一大截”。
刘振博解释称,“其他产品上涨是因为投资范围不一样,咱们产品有美股,上周下跌主要是美股波动的影响。”一名渠道销售表示,“上周这个情况真不好给客户解释了,A股反弹没有吃到反而美股追高,客户严重质疑产品的专业性,导致质疑我们推荐产品的客观性。”
一张姓人士表示:“美股敢加仓A股反而不敢上。”
还有客户一刀见血的指出,“一如既往的差体验,这怎么解释?”
一黄姓客户直接指出了问题的所在,“特斯拉要小心中国竞争对手比亚迪,如果竞争力变弱,那依然高估。”对于但斌一直崇尚的价值投资,该客户指出“价值投资不是投现有大品牌,发现未来品牌更好,比如巴菲特投资的。”
刘振博称,“上周不是只有我们产品受美股影响下跌,东方港湾的产品只要投资范围一样,所投资的标的都是。”一位渠道人员表示,“惨的不只是我们这个,请问接下来还死拿吗?5号接近清盘了。”
刘振博表示,“投资经理和投研部会根据基金净值和市场情况控制仓位的。”
吴姓渠道人员表示,“我的客户不看美股今晚也在看了。”有意思的是,之后一名管姓渠道表示“很悲剧,压仓美股,正好美股开启大跌模式”。上述吴姓渠道人员表示,“任何解释现在在客户那里已经解释不通了。”
另外一位名叫作德特的渠道人士更是怒怼“每次我们讲这么多,你们就一句控制仓位,你们做好风险,实际呢,你们的水平呢?说实话,这波反弹没吃到挺过分的,你们的专业能力总不至于一点判断能力都没有吧。就算反弹没吃到倒也算了,你们不看好下半年可以,但是为什么要买美股。”
今年3月就在做纯美股的雪球结构
实际上,作为很多价值投资者的启蒙者,但斌以拥抱具有成长性的核心资产为风格,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这样的争议并非首次出现。2015年股灾发生时,但斌便将一直看好的贵州茅台的仓位减持到只剩5%,后续又以高价接回。
今年3月25日,但斌当时微博回应称:“仓位应该是比较低,大概在10%左右。”其实每次重大决定都不容易,都要付出相当的‘心智’,也要承担相应的后果与结局……“同时他还在上表示:减仓是一个常规的阶段性操作,另外仓位变化会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但斌表示:”东方港湾经过2008年与白酒股危机之后,在我们卖出原则里面加了一条‘遇到系统性风险’也会考虑卖出暂避。
其实但斌一直都看好美股,今年3月25日,但斌当时在微博回应末尾提到“特别说明的是东方港湾部分产品可以做雪球结构的,我们做了大部分是纯美股的雪球”。乔格理资本牛晓涛此前曾告诉
对于A股,但斌5月19日一场路演上表示,今年可能到三季度或四季度会有一次本垒打的机会,就像2018年年底一样,可能会出现一次重大的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