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卡行动金融惩戒标配:5年内暂停被惩戒人支付账户所有业务
称,对70名非法买卖、出租、出借银行卡,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转账洗钱服务的人员进行金融惩戒。并对上述人员在三亚全域范围内实施5年内不得新开立账户,并暂停其名下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
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曾公示惩戒的电诈帮凶名单共614人。同时,昆明市警方严正警告,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或支付账户,且被用于电诈犯罪造成损失的失信用户,仅保留1张银行卡,5年内不得新开账户、暂停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等。
“各地发布的金融惩戒人员名单,并非是简单的公示,其背后具有重要意义。”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证券日报》
银行对账户的管理力度
不断加大
自2021年以来,银行对账户的管理力度不断加大。比如,2021年,多家银行发布公告称,对异常账户及一些长期没有交易且没有资金的“睡眠账户”进行清理;进入2022年,连续三年以上未发生客户主动交易,活期账户余额低于10元,未签订信用卡、个人贷款还款及其他代收代付协议的账户也被部分银行纳入排查清理范围。
此外,支付宝及支付等支付机构在2022年均发布了关于治理违规个人帐号名单,共处置超20万个违规账号。
2021年1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断卡”行动数据显示,央行方面推动行业风险整治,督促银行、支付机构清理长期不动户、“一人多卡”和频繁挂失补换卡等异常银行卡14.8亿张。并严查支付领域涉诈违规问题,对130余家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开展专项检查,暂停620家银行网点1个月至6个月开户业务。根据全国“断卡”行动推进会通报,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连续3个月下降,月均涉案单位银行账户数量同比大幅下降。
盘和林表示,“目前‘断卡’行动打击范围不断扩大,正呈现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多方联动趋势。对于机构端来说,‘断卡’行动重在常态化管控,要充分利用并加强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在该领域的应用。”
而在用户方面,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告诉《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