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雷达 冲A终止 三战H股的艾美疫苗:九成收入靠老产品 新冠疫苗

2022-04-13 13:44:10

  这并非艾美疫苗首次赴港上市。2021年6月30日及2021年9月12日,艾美疫苗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均以无果告终。此前2020年12月,公司还计划科创板上市,但在2021年6月24日终止上市辅导聘任协议。

  业绩表现上,2021年,艾美疫苗总收入为15.7亿元,同比下降4.14%,净利润-6.76亿元,由盈利转大亏。对比同行业,沃森生物、成大生物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63亿元、20.8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28亿元、8.93亿元。

  这次带“伤”赴港上市,艾美疫苗能成功吗?

  招股书中,艾美疫苗表示是国内最大的全产业链民营疫苗集团,拥有5种技术平台,即细菌疫苗、病毒疫苗、基因工程疫苗、联合疫苗和mRNA疫苗。

  目前,艾美疫苗已经商业化八款针对六个疫苗领域的疫苗产品。其中包括狂犬病、乙型肝炎、甲型肝炎、腮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和脑膜炎球菌病6种最常见的疫苗可预防病,另外还有包括COVID-19、HPV、流感等在内13种疾病领域的22种疫苗在研。

  据披露,2019年至2021年,艾美疫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52亿元、16.38亿元、15.7亿元,净利润1.2亿元、4亿元、-6.76亿元,2021年艾美疫苗净利润由盈利转大亏。艾美疫苗对此解释,原因在于公司的报酬开支和研发开支拉升。其中报酬开支合计952.1百万元,包括一次性股份报酬开支896.9百万元、其他股份报酬开支55.2百万元,以及307.4百万元的研发开支,以支持开发22款在研疫苗的管线款在研产品中,包括三种新冠疫苗产品,

  艾美疫苗表示,正加快并优先开发mRNA新冠疫苗,以便在庞大的新冠疫苗市场中获得快速上市的先发优势,计划首先于2022年第四季度获得药品注册证书批准或推出针对原始毒株的mRNA疫苗。

  产品线热闹,艾美疫苗的研发费用也大幅度提升。

  乙型肝炎疫苗和人用狂犬病疫苗是艾美疫苗两大的营收

  ,艾美疫苗称,目前是全球及中国最大的乙型肝炎疫苗供应商,以及第二大的人用狂犬疫苗供应商。在中国,所有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都必须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艾美疫苗表示,2021年,中国约有75%的新生儿接种了艾美疫苗的重组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疫苗分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为政府向公民免费提供,

  二类疫苗为公民自费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艾美医疗销售的大部分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属于一类疫苗,而艾美疫苗的另一主心骨产品人类狂犬病疫苗则属于二类疫苗。与一类疫苗相比,二类疫苗具有更大的定价灵活性和更高的利润率。反映在艾美疫苗的销售明细上,2021年,人类狂犬病疫苗销量290.7万件,销售收入9.37亿元,占据总收入的59.7%。

  保持相对稳定,2019年至2021年,分别为77.0%、82.7%、82.5%,离不开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和人类狂犬病疫苗的贡献。界面新闻注意到,艾美疫苗的两大核心营收产品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和人类狂犬病疫苗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上市,“年纪”不小。自2004年起的这十余年,艾美疫苗仅上市了甲型肝炎灭活疫苗、MPSV4,但两项产品合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不足8%。

  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但若按销售收入计,艾美疫苗的中国市场份额为2.1%,排名居九。而同年按批签发量计市场占有率为6.4%、5.4%的辽宁成大、康泰生物,按销售收入计份额为2.7%、4.2%。两家公司批签发量排名不如艾美疫苗,销售收入排名却高于艾美疫苗,可见,艾美生物的产品价格相对偏低。

  艾美疫苗在招股书中称,通过十年的有机增长及外部资源整合,已经成为中国疫苗行业的主要参与者。艾美疫苗多年的收购作业,可以勾勒出“外部资源”整合的草蛇灰线月,艾美疫苗收购了主要从事乙型肝炎疫苗制造及商业化的艾美诚信;2016年11月,收购了专注于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的艾美康淮;2017年11月,收购了主要从事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腮腺炎疫苗及MPSV4制造与商业化的艾美卫信,同年11月,艾美疫苗还收购了从事人用狂犬疫苗制造及商业化的荣安生物;2020年10月,收购了艾美探索者,作为支持艾美疫苗创新升级的研究平台。

  收购公司从事的主营业务,构成了艾美疫苗目前主要的商业化疫苗产品。成立于2011年11月的艾美疫苗,已拥有5种技术平台,8款已商业化疫苗,针对13种疾病的22项在研疫苗产品。

  在去年5月,艾美疫苗还斥资3.85亿元现金和价值6.58亿元的公司股票,收购了珠海丽凡达50.15%的股权。丽凡达生物是国内仅有的3家拥有mRNA新冠疫苗临床批件的企业之一。这次收购增加了艾美疫苗进入COVID-19疫苗研发队列的底气,2021年,艾美疫苗的研发成本较前年几乎翻倍增长。

  COVID-19疫苗业务对艾美疫苗的确有着足够的吸引力。全球市场上COVID-19疫苗的短缺曾经为疫苗制造商提供了机会。根据灼识咨询资料,全球70%左右的COVID-19疫苗供应被分配给少数高收入或中上收入国家,而其他欠发达且人口众多的国家仅获分配5%左右。其预计,在中国,疫苗接种人次将从2021年的1150百万增至2025年的超过1300百万,并将自2026年至2030年保持稳定在每年1400百万。

  灼识咨询数据还显示,目前共有7種COVID-19疫苗已在中国获得附条件批准或紧急使用批准,中国开发的COVID-19在研疫苗有16种处于临床阶段,其中mRNA疫苗、DNA及基于病毒样可颗粒疫苗暂时尚未有公司上市。因此,艾美疫苗也在加紧对mRNA疫苗的研究开发。

  不过,mRNA疫苗赛道上不缺对手,各家研发火热。

  、、蓝鹊生物等企业均在快速推进。目前,斯微生物I期临床试验已经结束,即将开启海外临床试验,艾美疫苗目前已进入II/ III期临床试验,而复星医药和沃森生物都已经进入临床III期。此次艾美疫苗三赴港谋求上市,能否成功为其新冠疫苗的研发实力再铆把劲,拥挤赛道上,且拭目以待。

下一篇:中泰证券维持光威复材增持评级:业绩创历史新高 产能扩张加快
上一篇:多家公募提示旗下产品清盘风险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