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机构“豪赌”房企垃圾债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禹洲集团目前存续14笔美元债,因部分债券已构成实质性违约,其所持境外债均已构成交叉违约。截至3月25日12时,禹洲集团美元债中,多笔债券价格在10美元以下,最低仅8美元,较发行价格跌去9成。
相比之下,目前禹洲集团境内债券价格,较境外债券价格高出不少。日前禹洲集团公告宣布,拟对旗下“19禹洲01”、“19禹洲02”两笔合计35亿元人民币债券进行回售,随后“19禹洲02”因价格异动,触发两次临停。在禹洲集团宣布拟回售部分境内债后,一度引发境外投资人的不满。
该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续称,其去年开始便一直在研究地产公司债,其管理的公司已陆续买入多家地产公司债券,买入价格2折左右,从10美元到25美元不等,“像新力控股部分10美元以下的债券,我们也买过。”
据悉,高收益债券即高息债、垃圾债,通常指市场评级在BBB-(标普)或Baa3(穆迪)及以下的债券。因信用等级在投资级别以下,也被称为投机级债券。在国内,通常以收益率作为划分标准,暂且定义收益率高于8%的债券为高收益债,收益率高于15%的债券为超高收益债。
王代新介绍,投资者购入“高收益债”非常考验其风险判断能力,核心是探明这些公司真实资产和负债。投资机构往往有几十人团队对公司进行非常细致的研究,尤其是对资产情况及负债情况进行测算。因部分债务违约公司并非资不抵债,所以债务重组成功概率较大。有些公司因存在大量表外负债,从而难以测算,或需要重估;如资不抵债,则需要慎重买入。
“时间成本也要测算。部分违约企业的债券可能面临重组,兑付时间会很长,但如重组成功也可获得几倍收益。关键看赔率有多大,重组时间需要多久,重组方案最终能偿付多少,确定性有多高。”王代新认为,虽然部分公司风险非常大,但也正因此,债券价格才非常低。
就部分投资者择机购入地产“高收益债”,黄立冲认为,过去单个企业出现财务困难的时候确实有很多机会,但当前行业出现流动性风险,多家房企债务逾期,已出险房企能否成功重组债务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而试图抄底的投资人,或存在抄在半山腰上的可能。
“如果销售不能维持稳定,房企财务情况短时间难以扭转,部分房企资产价值或将大幅缩水,资不抵债情况就会增多,购买地产‘高收益债’的投资风险相应加大。”上述市场分析人士说。
对于今年房地产市场走势,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在3月24日召开的投资者会上表示,2022年房地产市场将前低后高,今年初市场已经在复苏,预计5、6月份会迎来小阳春。不过,也有房企高层认为,未来房地产市场情况仍需看市场预期及政策面的支持有多大。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在会上指出,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随后,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及财政部就房地产问题纷纷表态。其中,银保监会表示,积极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证监会明确,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有力有效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