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单边下挫,八基金火线解读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2.60%,报3223.53点,深证成指跌3.08%,报12063.63点,创业板指跌3.56%,报2570.45点。市场成交额不足万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出144亿元。
对于A股市场的单边下挫,澎湃新闻记者盘后采访了多家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大多将宏观因素扰动,不确定性加剧视为A股调整的主要原因。
浦银安盛基金也认为,疫情、俄乌冲突、美联储政策等多个宏观因素叠加扰动,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本轮行情剧烈调整。
“尽管俄乌冲突风险已被部分定价,但由于美国通胀高居不下,市场更倾向于朝着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的方向定价,也导致了周一北上资金大幅净流出。”浦银安盛基金进一步表示。A股市场中长期维度并不悲观,市场结构性机会仍然存在。
招商基金的观点是,在需求侧政策和信用宽松路径清晰之前,仍保持谨慎。在当前宏观经济不确定的环境下,我们将关注低风险特征的股票,采取防守性策略,聚焦高股息、低估值策略相对更优。中长期看,稳增长与企业盈利将会发力,现阶段需耐心等待市场风险偏好从低位抬升。“我们坚信春天仍会到来,但现阶段需要耐心、防守和等待。”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指出,极度悲观情绪释放,基本面决定市场走势。大宗价格波动加剧,全球股市分化。冰点的A股情绪在加速释放。未来的市场继续考验基本面的能量。
“未来一至两周我们期待看到A股市场短期震荡筑底,迎接一季报行情。”魏凤春认为短期市场快速大幅回撤的概率已经较小,3月将维持震荡态势。
光大保德信基金:快速回调后市场的交易价值提升
短期市场加速回调,表面上反映俄乌冲突的事件性影响,但本质上是对中期基本面的悲观预期在短期集中的反映。市场押注短期变化的意愿降低,对中期问题的关注度提升。海外风险带来资金扰动,进一步加剧A股波动。一方面,海外市场波动加剧、滞胀风险导致美联储持续鹰派,资本流出压力增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地缘政治风险及大国对抗与博弈加剧,外资以及海外“长钱”出于安全性等原因大幅流出。而长线资金正是体现“价值发现”功能的资金,这意味着市场期待的反弹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A股总体短期性价比进一步改善,快速回调后市场的交易价值提升。万得全A已经回到70%左右的低估值分位,往后看3-6月历史胜率较高,即便不考虑指数估值,许多个股也已经进入可以配置的区间。而考虑到国内5.5%的经济目标,宽松政策有望继续出台,市场有望在震荡中展开反弹。虽然中期市场回暖依赖于稳增长的效果显现,例如经济底部验证、科技和消费中大的细分领域出现新的景气方向等。而若俄乌局势不进一步恶化,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落地,国内宽信用再加码等,可能带来短期反弹。
中欧基金:短期行情可能继续分化
市场的下跌主要反映了短期估值和基本面一致预期的弱化。在恐慌情绪和止损操作的助推之下,风险偏好受近期事件等因素冲击,使得市场短期定价能力被削弱。纵然A股当前估值分化已下行至过去三年均值,且多数高成长领域浮现较好的估值性价比,但定价能力的削弱仍助涨了市场的超调。国内刺激政策与海外高通胀存在在二季度后共振的可能。上述二者影响的存在预计将使得短期市场仍存在反复震荡的时日,脆弱的市场情绪之下,确定性将提供资金最关注的避险价值,并将助推市场表现分化,并向高确定领域集中。
海外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努力意味着全球金融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价值股相对成长股的阶段性跑赢趋势预计仍将对A股产生影响。
永赢基金:尽量回避敞口较大的品种,目前市场调整或接近尾声
海外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引发流动性担忧。1、海外方面,全球通胀上行风险仍未缓解,在通胀压力下,本周四早上美联储或首次加息,意味着海外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收紧。2、其次是对海外资金流出的担忧。
市场进入阶段性底部,尽量回避敞口较大的品种。目前市场调整或接近尾声,主要基于近期地缘政治冲突的双方谈判初现曙光,同时大宗商品价格涨势已经趋缓,预计资源品价格或回归理性。展望后市,全球通胀无论是通过涨价冲击下游还是美联储加息收缩,整体来看,全球需求逐步放缓相对更加明确,稳增长是较为确定的方向。另外,尽量回避外资持仓较大的相关品种,观察及等待形势明朗。
近期需要关注:1、美联储加快加息甚至缩表的节奏;2、国内货币宽松、财政提前发力的节奏;3、观察国内产业政策,包括新能源推动进展、地产融资政策等。
浦银安盛基金:宏观因素扰动,市场风险偏好下降
疫情、俄乌冲突、美联储政策等多个宏观因素叠加扰动,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本轮行情剧烈调整。尽管俄乌冲突风险已被部分定价,但由于美国通胀高居不下,市场更倾向于朝着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的方向定价,也导致了今天北上资金大幅净流出。
市场期待后续降息、降准等宽松操作以稳定市场和经济增长。行业方面,医药板块中和新冠疫情相关的板块将获得短暂的行情机会,更大的机会来自于一季报披露后能够体现盈利能力超预期景气的行业,如军工、光伏等板块值得重点关注。而稳增长板块具有相对防御属性和优势,以央企地产和消费板块为主,总体来看,A股市场中长期维度并不悲观,市场结构性机会仍然存在。
农银汇理基金:未来一个月有望迎来阶段性修复窗口
近期经历震荡调整后,市场最恐慌的时候正在过去,未来一个月有望迎来阶段性修复窗口。
从上周海外市场表现看,对俄乌冲突的恐慌情绪已显著释放,海外权益市场从单边下跌转入双向波动。此外,美联储加息乃至缩表计划靴子落地在即。值得注意的是外部的不确定性仍将持续扰动,制约风险偏好。
国内方面,后续“稳增长”政策或将进一步发力。
投资策略上,建议关注两个方向:1、科技成长已到底部区域,情绪修复窗口可以找业绩确定性的标的逢低布局。2、 立足防守反击,配置高股息、低估值、政策预期强化的金融地产板块。
创金合信基金:悲观情绪释放,基本面决定市场走势
从全球市场看,俄乌冲突依然是核心的短期影响因素。市场的急跌和普跌,表明市场情绪处在冰点。同时也加速了悲观情绪的释放,部分绩优企业主动披露1-2月业绩,试图提振市场情绪的意图也十分明显。我们指出基本面是市场未来走势的基本逻辑,微观行为已经做出了回答。俄乌冲突对短期情绪的压制比较明显,后续的进展对权益的风险偏好有较大影响。3月份随着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公布和一季报业绩预告的逐步披露,稳增长和成长的基本面验证将要来临。在A股整体偏弱的背景下,绩优企业相对收益将比较明显,这是价值为王的基本逻辑。同时,当前国内的宏观基本面数据和对下一步政策的预期仍然会影响市场的节奏和趋势。未来一至两周我们期待看到A股市场短期震荡筑底,迎接一季报行情。反弹路径一是长期景气赛道里,跌幅较大的行业,估值也较历史回到绝对低位。反弹路径二是在新的产业趋势中寻找边际变化。北上资金和机构持股最大的行业反弹存在阻力。港股下跌仍在左侧,但存企稳可能。
招商基金:在需求侧政策和信用宽松路径清晰之前,仍保持谨慎
今日A股市场大幅调整,与以下三点密切相关:1、国内2月社融数据表明,在当前货币宽松的情况下,实体融资需求有所下行;2、就近期市场的表现,本轮调整的核心在于当前市场的定价状态快速转向“滞胀”,实物资产剧烈通胀的同时,投资、消费、出口面临较大的挑战。机构投资者负债端面临较大的压力。当前不论是对居民部门、企业部门还是投资者,均面临的是盈利预期的下行,以及贴现率预期的上升和高波动。3、美联储将在本周召开会议,此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表示考虑在3月加息25bp,以遏制通胀。
我们坚信春天仍会到来,但现阶段需要耐心、防守和等待。在需求侧政策和信用宽松路径清晰之前,我们仍保持谨慎。在当前宏观经济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下,我们将关注低风险特征的股票,采取防守性策略,聚焦高股息、低估值策略相对更优。中长期看,稳增长与企业盈利将会发力,现阶段需耐心等待市场风险偏好从低位抬升。
诺德基金:目前或将是权益市场布局的好时机
诺德基金基金经理曾文宏表示,目前或将是权益市场布局的好时机。短期看各大指数超跌,中长期看目前处于市场构筑底部区域,所以在这个时间段能够以性价比较高的价格买入看好的股票。第一、政府工作报告将GDP目标定为5.5%左右,这个数据超出市场预期,我认为通过努力这个目标可以实现。市场最终会认识到这一点。第二、部分地区地缘冲突在达到高峰后,对市场的冲击会越来越弱。第三、我国A股市场中尤其是价值股的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下跌空间不大。第四、我国经济和产业有自身的韧性,尽管经历了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2020年疫情爆发,仍表现了其内在稳定性,相信2022年面临各风险事件冲击也能挺住。第五、整个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会持续推进,我国市场越来越成熟和完善,未来必然带来资本市场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