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分析:城投债市场运行速递

2022-03-06 11:10:29

  严监管与宽货币背景下,城投债市场目前表现如何?对此,中债资信城投团队从交易所审核终止情况、城投债一级发行、二级异常交易等多维度对当前城投债市场表现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首先,2021年4月末公司债审核指引发布,整体审核标准趋严,使得交易所5、6月份审核终止的企业数量达到近年高峰;今年2月城投债审核终止数量和规模明显提升,城投债监管政策或进一步收紧。其次,2022年1~2月受交易所产品私募债发行规模大幅下降影响,城投债发行规模下降幅度大,净融资规模下降明显;多数省份城投债加权发行利率下降,但个别省份加权发行利率上行,区域分化明显。最后,部分区域异常交易频率很高,需要重点关注。

  2021年4月22日,上交所与深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3号——审核重点关注事项》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业务指引第1号——公司债券审核重点关注事项》(以下简称“指引”),对公司债审核中的重点事项及信息披露要求作了具体规定。指引中对发行人对外担保、债务结构、债务负担、受限资产、主体评级、母公司财务表现等多方面提出量化要求。同时,指引首次专门针对城投债发行提出两点具体要求,第一条为城投债发行的底线,“不得新增地方政府债务”、“所偿还的存量债务不涉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第二条增加了对城投企业资产规模及评级的具体要求。在指引的新要求下,交易所5、6月份审核终止的企业数量达到近年高峰,分别终止86只、107只债券,此后下半年平均每月终止约48只债券,远高于2021年一季度单月17只的终止水平。2022年1月基本维持去年下半年的审核尺度,单月终止数量为42只,但2月终止数量大幅上升至71只,为2021年6月以来单月最大规模。城投债方面,2021年全年审核终止275只,平均单月终止23只,但2022年以来,平均单月终止达32只,其中2月城投债审核终止46只,为2021年以来审核终止数量最高月份,城投债终止审核数量占全部终止债券的65%,远高于去年平均水平。终止规模方面,2021全年交易所审核终止债券项目金额合计17,775.15亿元,城投债占24.67%;2022年以来交易所债券项目月均审核终止规模为1,355.83亿元,低于去年平均水平,城投债审核终止项目金额占33.32%,较去年小幅上升,其中2月城投债审核终止金额651.13亿元,规模仅次于去年终止高峰期。整体来看,不论全行业亦或是城投行业,自交易所指引发布后,审核政策明显趋严,今年2月以来全行业审核终止数量和规模均出现大幅提升,城投行业变化尤为明显,城投债监管政策或进一步收紧。

  分行政层级来看,2021年城投债审核终止数量以区县级平台为主,分别占比33.45%和29.45%,2022年以来各层级城投债审核终止主体占比基本维持去年平均水平,层级分化较为显著,区县级城投仍管控较严。就变化趋势来看,2022年1~2月市级平台终止数量及规模的增速远超过区县级平台。整体看,交易所城投债审核终止仍以区县级平台为主,但对市级平台的管控趋严。

  分区域来看,2021年全年共25个省份发生城投债审核终止,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等发债大省审核终止数量位居前三,分别为77只、38只和29只,四川省、贵州省审核终止数量亦较高,分别为25只和19只;2022年1~2月全国共有17个省份出现城投债审核终止,除贵州省、重庆市和湖南省月均审核终止数量较去年分别下降68.42%、45.45%和25.00%外,其余各省月均审核终止数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云南省、山西省和广东省增速超500%,甘肃省2021年全年无城投债审核终止,但受到兰州城投舆情影响,2022年以来终止数量增加2只,区域城投债审核整体趋严。同比来看,各省份终止数量较2021年1~2月均有明显上升;环比来看,江苏省、山东省和贵州省终止数量有所下降,四川省、浙江省、福建省和湖北省终止数量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余省份均延续去年年尾水平。整体看,城投债审核终止仍以江苏省、山东省等发债大省为主,但或受城投分档审批政策影响,四川省、云南省等省份城投债审核终止比例上升。

  2022年1~2月城投债发行规模同、环比均有所下降,受春节因素影响,环比下降幅度较大,达25.26%,其中交易所产品受私募债发行规模大幅下降影响,整体发行规模下降幅度大。

  AAA主体发行规模同比上升,AA+及AA主体发行规模下降幅度较大;其中协会AA主体发行规模上升,交易所AA+及AA主体发行规模在收缩、AAA主体发行大幅扩容。

  城投债净融资规模同、环比双降,环比下降幅度达197.63%,两市场趋势相同,净融资规模均在减少。

  2022年1~2月江苏省和浙江省城投债发行规模仍显著高于其他省份,青海省、河南省、天津市、上海市和陕西省发行规模同比增幅较大,其中青海省增幅很大主要是因为上年同期无城投债发行;河南省发行规模增幅很大,主要受2021年末“永煤事件”造成的低基数影响;天津市增幅大主要是上年同期低基数所致。相比而言,甘肃省、贵州省、江西省、河北省和山西省城投债发行规模同比降幅较大。

  截至2022年2月末,江苏省和浙江省城投债存量规模仍显著高于其他省份。净融资方面,除贵州省、甘肃省、青海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净融资为负外,其余省份城投债券净融资规模均为正;从净融资变化来看,甘肃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投债净融资规模同比降幅超过50%;河南省、天津市、广东省、河北省净融资由负转正,融资环境好转;云南省、吉林省、上海市和重庆市净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增幅很大。

  从绝对水平来看,贵州省、吉林省、甘肃省、青海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辽宁省和河北省城投债加权发行利率处于高位(显著高于全国水平),均高于5%。环比来看,多数省份城投债加权发行利率下降,但吉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加权发行利率分别环比上升153.22BP和5.57BP。分期限来看,1年期和3年期城投债总体加权发行利率分别环比下降83.24BP和78.64BP,但安徽省、山东省、湖南省、河南省和广东省1年期城投债加权发行利率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山东省3年期城投债加权发行利率环比上行。

  主体所处区域来看,以江苏省为主,占比约26%、其次为贵州省,占比约14%。从估值严重偏离债券主体行政等级来看,除省本级1家主体外,市本级、市辖区、县本级及园区分布较平均,分别在10~13家主体不等。

下一篇:华金证券给予皓元医药买入评级:收购有望进一步完善公司全产业链
上一篇:普京:打击乌境内军事基础设施已近尾声 对俄制裁等同于宣战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