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峰:今年对宏观经济更加乐观

2022-02-06 12:00:10

  “虎年中国宏观经济,大概率将出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近日,何海峰在接受记者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年初因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经济增长动能持续偏弱。但随着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等政策不断落地,宏观经济有望企稳上行。GDP增速有望呈现出逐季回升的态势。

  “相较已大幅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刺激效果更快更明显,空间也相对更大。2022年财政前置发力的特征将更加明显,财政政策预计将在增支和减收两个方向同时发力。同时,发改委稳经济政策预计也将在多维度持续发力。”何海峰表示。

  “一方面,各国通过推广普及疫苗逐渐建立起免疫屏障,经济和社会生活会逐渐向常态回归。另一方面,病毒在不断变异的过程中,尽管其传播能力有所增强,但对人体的损伤和对医疗系统的压力都在减轻。随着精准防控政策的深入推进,以及跨周期调节政策的实施,未来疫情对我国经济整体的影响将逐渐降低。”何海峰说。

  2022年货币政策将重点围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保持信贷结构稳步优化、保持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三方面展开。可以预见,2022年央行对信贷支持力度空前,“宽货币”已然落地,“宽信用”正在路上。

  当前,金融机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是8.4%,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或与我国历史数据相比都不高。叠加央行有关负责人“降准空间变小但仍有一定空间,可以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及宏观调控的需要使用”等表态,可以预计,央行在虎年将继续发挥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的效能,运用降准和结构性QE(量化宽松)手段压降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从长期看,“十四五”规划虽未给出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但习近平总书记在“规划说明”中提出“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鉴于2021年8.1%的增速,未来14年我国年平均经济增长需要保持在4.5%以上。

  在2021年疫情多点散发情况下,我国制造业依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2022年PPI预计持续回落,制造业有望保持良好增速。同时,共同富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叠加各地疫情控制手段更加精准灵活,预计基础消费将有所回升。

  不过,疫情仍将对一些行业和地区仍将产生持续制约。如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将因疫情零星出现而不断受到冲击,拖累生产恢复及相关消费增长。同时,一些国际人员、货物往来频繁的城市和地区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经济恢复的进程可能将受到疫情的不断干扰。

  从减收的维度看,2022年将实施新的更大力度的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并在结构上将更加注重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措施,缓解经营压力。

  最后,发改委将持续支持平台加强技术创新、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一方面,通过引导平台企业在“硬科技”创新上增加投入,在模式创新上聚焦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服务中小微企业。另一方面,引导平台企业在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扩大内需等方面创造更大价值。

  最后,是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单边主义抬头,政治风险加剧。疫情后很多国家鼓吹单边主义,美国甚至展开产品、技术、行业、地区的定向脱钩。全球保护主义开始盛行的背景下,重要资源出口国通过资源国有化、增加资源税收、禁止出口等方式加强干预,将进一步对供应链造成冲击,损害全球经济合作。

下一篇:统一饮料中奖率不实 曾因类似事由被罚款5万
上一篇:宁德时代创始人身价 曾毓群目前个人资产多少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