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开市在即早期投资及产业整合机会被看好

2021-11-12 17:59:49

  )自有资金,贯穿一二级市场。“幸运的是,因为我们拿的是自己的钱,所以没有来自LP(有限合伙人)的压力,可以陪伴企业成长,不必急功近利。”新纪夫说到,旦恩是一家地道的创业公司。

  旦恩资本自2012年成立之时起,五位合伙人就关注价值创造,而不愿做资本的搬运工,他们更愿意通过建立投后赋能团队去帮助企业成长。

  众所周知,投后管理是VC/PE行业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大部分创投机构的方法分为三类,一是资源导入型,带入上下游客户;二是聚焦职能岗位,比如寻找高管,对接猎头;三是引入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等等。旦恩资本认为上述三类方法均有各自的硬伤。

  “不要妄想你会比企业家更懂这个领域,企业家出身的人很清楚自己的短板,他弥补的方式就是找专业的人合作。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企业家提升、进化自己的认知,让他提出需求,再伸出援手。”新纪夫认为,公司投后赋能的过程更像是教练与队员般的存在。而这套自成体系的理念也是团队反复磨合5年后才形成的,并且贯穿于此后的投后管理实践中。

  医药健康关注“创新、国际化和细分”

  据新纪夫介绍,旦恩专注于硬科技、医疗健康等领域。当前,医药健康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以药明康德为代表的CXO,以迈瑞医疗为龙头的医疗器械,那么下一个三年投资机会在哪里?

  新纪夫认为,“黑马”肯定有,一是真正的全球、原创性的创新,而不是支架等进口替代的逻辑,像这样的产品实际上已经很难跑出来。

  “二是全球化的公司。目前,国内医保已处于存量博弈市场,所以不应该只局限于此,如果只关注国内市场,那么很快就会陷入‘产出—放量—集采’这样的恶性循环当中,唯一的出路就是国际化。”新纪夫概括到。此外,引进也要走国际化这条路。

  在交流中,恒瑞医药是新纪夫提到的一家通过自建团队打开国际市场的公司。恒瑞医药三季报显示,目前,公司有24项临床研究在海外开展,III期国际多中心在研项目有7项,多项创新产品实现全球同步开发。2021年,已有5项研究获得美国FDA IND批件,包括4项肿瘤研究和1项非肿瘤研究。

  而不久前恒瑞宣布医学领域专家Joseph E.Eid博士宣布担任恒瑞美国/欧洲首席医学官,主要负责恒瑞在欧美区域的药品开发和医学事务,这也被市场解读为恒瑞加速国际化进程的体现。

  第三点,新纪夫表示,能够填补某些洼地的、在细分领域找到结构性机会的公司,它们可能在二级市场,甚至一级市场还没看到机会。例如麻醉,现在主要靠进口,不过,细分领域的问题就是出大企业的概率很小。

  新纪夫补充称,大企业和小企业通过合作或者并购,形成从研发单一品类到营销体系的对外合作体系,这就要求小公司应以开放的心态拥抱与大企业的合作。

下一篇:2020国电电力分红派息,股价从112元跌到3元的股票
上一篇:沪指涨0.18%军工、电力板块走强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