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业绩排名竞夺激烈 基金风格化操作愈发明显
较高的重仓股集中度以及相对单一的热门行业配置,是许多中小基金年内业绩迅速碾压网红基金、大型基金的诀窍。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收益最高达107%,而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最差的亏损近26%。业内人士认为,风格化的操作是许多基金经理胜出的关键,这也是许多顶流基金经理不太适应今年A股市场的一个主要因素。
“今年市场赚钱的策略主要就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我其实也拿了一些新能源,但没有集中持仓。”华南地区一位年轻的基金经理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虽然在重仓股中也在连续几个季度配置了新能源龙头股,但由于持仓非常均衡,没有形成风格化的持仓特点,因此所管产品在赚取超额收益上还比较吃力。
但对那些年内收益已经超过30%、50%甚至翻倍的基金经理而言,尽管拥有从高集中度的风格化持仓向均衡持仓调整的业绩优势、时间和成本优势,但实际上这些重仓某一赛道、已取得较好业绩的基金经理,也并不太愿意轻易改变高集中度的持仓风格。
“基金经理现在还不太愿意谈风格平衡,主要还是持仓新能源,关于新能源和消费医药等行业均衡配置的话题,现在还不太适宜。”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该公司旗下一名业绩排名全市场前列的基金经理,目前主要的持仓还是在新能源股票上,而且对其他行业配置的兴趣也不大。
华南地区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坦言,业绩排名是一个关键因素,对单一赛道的热度轻易下结论,改变原来的风格化持仓可能会使基金短期内降低弹性,而中小基金在缺少顶流的背景下,产品的风格化、业绩弹性是其吸引资金、做大知名度的一大营销策略。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此前也出现过,风格化持仓的年轻基金经理,在热门赛道疯狂上涨后,基于业绩、时间和成本优势,在“估值高位”减持热门标的,降低重仓股的集中度,从风格化持仓转向均衡。尽管这一操作极具“正能量”,但结果却是让基金经理在最关键的年底业绩排名中,失去冠军宝座,而且该基金经理出现过早下车热门股的情况。
根据上述基金经理披露的持仓信息显示,该基金经理在去年大量减持阳光电源(160.300, 1.40, 0.88%)等,同时增配了化工股。这一操作令这只原本具有夺冠希望的基金,最终与业绩三甲擦肩而过。而在今年的行情中,基金经理减持的阳光电源年初至今的股价涨幅超过100%,而增配的荣盛石化(15.670, -0.02, -0.13%)今年以来股价下跌约14%。
最新的基金业绩排名也显示出,若轻易下车或下调重仓股集中度,可能令对手在基金业绩排名中占据优势。截至目前,前海开源新经济基金年内业绩排名第一,收益率已高达107%,但在上半年的中考业绩排名中,该基金在全市场仅位居第七名。与此同时,宝盈优势产业基金目前业绩排名第七,但在中考业绩上,该基金位居全市场第二。
具体看,中考业绩第二的宝盈优势产业基金,原本的持仓集中度就不算太高,在中考阶段其十大重仓股合计比例约为36%,而目前该基金的十大重仓股比例下调至31%,也意味着该基金的持仓进一步分散。与之相反的是,前海开源新经济基金原本的持仓集中度就比较高,风格化操作明显,在中考期间该基金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达64%,而目前该基金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达67%,进一步强化集中持仓,在风格行情中增加了基金业绩的进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