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wifi概念股,超级真菌龙头股

2021-11-03 03:04:25

  1:WiFi设备商概念股有哪些

  WIFI概念一共有16家上市公司,其中2家WIFI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证交易所交易,另外14家WIFI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2:高铁wifi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高铁wifi概念股龙头
打开软件板块监测
找概念题材就可以

  3:5G技术概念股有哪些股票

  5GWiFi概念股 WiFi概念股有:三元达(002417)、卓翼科技(002369)、中兴通讯(000063)、大唐电信(600198)、星网锐捷(002396)、三维通信(002115)、华星创业(300025)。
消息面上,据上证报报道,工信部正在积极协调5470-5725MHz频段(属于5GHz频段)的申请,有望于年内发布。根据欧盟建议,世界各地应统一将该频段用于提供WiFi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更快的Wi-Fi时代即将到来,利好全产业链。
具体到上市公司,长江证券指出,电信级的WiFi产业链可划分为无线网络优化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和终端用户。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处于产业链的核心和强势位置,而对于电信级WiFi产业链上的相关公司,具有工程服务能力能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厂商将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涉及到的公司主要包括三元达(002417)、中兴通讯、大唐电信(600198)、三维通信、华星创业、卓翼科技(002369)、星网锐捷等。
此外,有分析指出,目前市面上的无线GWiFi为主。与之相比,5GWiFi的数据传输速度可提升数倍,抗拥堵能力也有显著优势,甚至可以取代有线GWiFi。国内公司中,三元达在电信运营商无线局域网招标中排名前列,卓翼科技的WiFi模块已通过三星认证,大唐电信推出了适用于4G信号的新型路由器。
工信部推进WiFi5G时代 概念股或飙升(附股)
【WiFi概念股基本面解析】:
三元达(002417)
公司提供移动通信网络延伸覆盖、网络优化、室内分布系统及综合解决方案,还研发数字电视网络覆盖技术。
卓翼科技(002369)
公司致力于各类通讯网络产品、音视频电子产品、手持终端接入设备三大电子类产品,为客户提供ODM/EMS合约制造服务。
中兴通讯(000063)
公司是综合性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主要产品为无线产品、网络产品、手机终端和数据产品(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等)。
大唐电信(600198)
公司主要从事微电子、软件、通信设备及配套设施、通信线缆、通信终端、通信工程、行业信息化等领域的产品开发与销售。
星网锐捷(002396)
公司主要提供网络通讯设备、网络终端、视讯产品、信息化软件等,拥有国内70%以上的无线公话的商务电话市场份额。
三维通信(002115)
公司主要提供无线网络延伸覆盖、网络优化以及无线系统综合解决方案。业务领域涵盖小区、公路、铁路、隧道等大型公共设施的无线覆盖,以及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网络覆盖等。
华星创业(300025)
公司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移动通信网络的普查、评估、优化等,产品主要包括华星FlyWireless测试优化系统、华星FlySpire/Guide测试优化系统等。

  4:WIFI概念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无线WIFI概念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无线WIFI概念股一览
A股上市公司中,无线WIFI概念股:盛路通信、三元达、世纪鼎利等值得关注

  5:

  “致死率高达60%” “各种药物治疗无效”“被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列为‘紧急威胁’”……近日,一系列海外信息以及中国确诊18例超级真菌感染的新闻成为社交媒体的热点,一种被称为“超级真菌”的耳念珠菌引发了一定的公众恐慌,迅速冲上微博热点榜单,连带股市制药板块都涨停。

  

 

  

 

  

在培养皿中培养的念珠菌菌株(来源:CDC官网)

  

 

  “超级真菌”是什么它有传染性吗

   “超级真菌”和之前就已经爆发过的“超级细菌”一样是一个泛指,指的是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真菌。他们对当前的临床常规抗生素具有强大的抵抗作用,可以逃避被灭杀,因此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同样,类似与“超级细菌”,超级真菌的产生,与医疗上抗生素滥用有一定联系,这也是这次耳念珠菌感染高发于ICU病房的原因。

  ICU病房里存在大量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同时存在大量抗生素和灭菌药物的使用,使得普通病原菌很难存活而被淘汰,耐药性强的“超级真菌”具有竞争优势,自然就生存下来了。因此,“超级真菌”在耐药性上确实有优势,但往往在传播能力、致病能力和应对复杂环境的存活能力上并没有特殊优势。因此,无论超级细菌还是耳念珠菌,本质上都不是传染病,不可能像SARS或禽流感那样,在医院以外的环境中,在普通人群中造成大流行。也是我们普通公众不用过于担心的原因之一。

   

  “超级真菌”-耳念珠菌何时产生的

  这次爆发的耳道念珠菌(Candida auris,C. auris),实际上在2009年就在日本被首次报道了。它初次被从一名日本患者的外耳道分泌物中发现,尽管它被命名为耳道念珠菌,但它也可以影响身体的许多其他区域,引起侵入性感染,如血液感染和伤口感染。它也可以从呼吸道、尿液标本和胆道流体中分离出来。

  中国首例报道的耳念珠菌感染病例的耳念样本即是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一名患有高血压和肾病综合征的女性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鉴定出的。目前,耳念珠菌这种多重耐药真菌在纽约、新泽西和伊利诺伊等12个州流行。截至3月31日,已引起全美613例感染,死亡率30%-60%,近50%以上的感染者在12周内身亡。

  美国各州报告的念珠菌的临床病例,截至2019年2月28日

  

(来源:CDC官网)

  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30多个国家报告了耳念感染。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共确认18例耳念珠菌临床感染病例。

   

  截至2019年2月28日报告耳道念珠菌病例的国家(来源:CDC官网)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念珠菌感染是临床医疗环境的常见真菌感染,而耳念又极难被传统实验室方法识别出来,因此很有可能漏检。对念珠菌菌株的回顾性研究也发现,最早的已知的耳念菌株实际上可追溯到1996年的韩国。而在中国首例耳念感染病例被报道出来之前,也很可能已经存在未被鉴别的耳念感染病例。

  

 

  


 

  

耳念珠菌电镜照片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广华组)

  

 

  

30多个国家爆发了耳道念珠菌,它的威胁究竟有多大

  1、条件致病性:“乘虚而入”

  要谈耳念珠菌的威胁,首先我们要明白耳念珠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它存在于人的皮肤及黏膜处, 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侵袭机体, 引起机会性感染。因此,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普通人,感染耳念的机会极低,但对于ICU病房的免疫功能下降的重症患者来说,这种感染往往是致命的(美国报告的557例病例中,致死率高达50%,但同时提到由于其中许多人患有其他严重疾病,也增加了他们死亡的风险。因此目前并不确定侵袭性耳念感染的患者是否比患有其他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患者更容易死亡)。

  目前,关于耳念的具体致病机理的研究仍然较少,尚不清楚耳念对人体细胞的攻击方式。不同于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通过形成菌丝侵入细胞组织的方式,耳念珠菌并未观察到这种现象。尽管具体致病机理仍然未知,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提到,任何念珠菌的侵入性感染都可能是致命的。

  就目前情况来说,在医疗机构住院很长时间,有中心静脉导管或其他线路或管进入其体内的重症患者,耳念感染的风险最高,因为这会极大的增大耳念侵入其体内的可能性。

   

  2、多重耐药性:“无药可治”

     耳念珠菌如此高的致死率,与其特殊的多重耐药性导致的感染后“无药可治”有关。目前关于耳念珠菌多重耐药机制的研究还很少。

  具体而言,研究估计,多达93%的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的耐药性增强(氟康唑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全身性念珠菌感染的唑类)。最令人担忧的是,据报道,一些分离株对所有三种主要的抗真菌药(唑类、棘白菌素类、多烯类)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这种感染没有任何治疗选择。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总结的数据是,90%以上的分离株对一种抗线%的菌株对两类以上药物具有耐受性。此外,我国有少数对耳念珠菌的报告,结果显示耐药菌株与非耐药菌株均存在,对氟康唑耐药菌株占优势。故难以针对性治疗。

  如此高的多重耐药性也是导致耳念珠菌有如此高致死率的原因之一。

   

  3、临床上诊断和鉴别难度高:难以分辨,容易漏检

  由于感染耳念珠菌的患者大都是其它重症患者,而感染本身并不具有明显表征,这使得医疗机构很难在第一时间确定耳念珠菌感染的发生。同时,由于耳念珠菌表型和其他类型的酵母如白色念珠菌相似,也使得当前对耳念珠菌的鉴别存在一定困难,使用标准实验室方法难以识别,并且在没有特定技术的情况下可能在实验室中被错误识别。

  目前可以有效鉴别的方法主要是质谱技术和基因组测序这两种方法。据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方文捷介绍,当病人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且用药无效时,临床医生会让患者抽血检验是否有真菌感染。血样到检验科后,放在培养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皿上会出现多个菌落,这时医生会选取一两个菌落做质谱分析或一代基因测序,以确认真菌种类。但由于仪器使用成本较高,不会将全部菌落都拿去分析,能否挑中“超级真菌”,则十分依赖检验医生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因此很有可能漏检。而不仅在挑选菌落的环节容易出现漏检,在后续分析阶段,质谱仪分析和基因组测序的高昂价格,也使得很多非三甲医院根本没有条件鉴别出耳念珠菌。

   

  4、生命力强,彻底清除难度极大

  耳念珠菌能够在干燥和潮湿的表面、床上用品、地板、水槽和病人的内部组织等不同环境长时间存活,引发血液、肺部、尿道、表伤口感染以及耳道等部位的感染,对使用医疗辅助设备的(如尿管等内置导管、呼吸器械)长期住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或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如艾滋病、糖尿病等)尤为危险。

  美国《纽约时报》曾于4月6日报道,纽约市西奈山医院去年5月为一名老年男子做腹部手术时,发现他感染了耳念珠菌。老人最终在重症监护室隔离90天后死亡,而这种致命真菌却顽强地存活下来,并占领了整个病房,院方为此对墙壁、病床、门、水槽、电话都进行了特殊消毒,甚至拆除了部分天花板和地板。耳念珠菌对多种常用杀菌药物的强抗性使得其可以在环境中持续生存,很难根除,因此预防工作必须具有针对性,防止菌株的引入。

   

  5、各地域菌种差别大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来自东亚,南亚,南部非洲和南美洲地区的国家的耳念珠菌标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全基因组测序产生有机体的详细DNA指纹。他们发现每个区域内的分离株彼此非常相似,但各区域的分离株相对不同,存在四种不同版本,且彼此差异较大,以至于研究人员猜测,这些菌株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分化,同时在四个不同的地方从无害的环境菌株中脱颖而出,成为耐药病原体。

  中国报告的首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人分离出的耳念菌株经过黄广华研究组的测试,发现与其他国家报道的多重耐药性不同,中国首株耳念珠菌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均较为敏感。这也说明了耳念珠菌具有较大大的地域差异,并不是所有的耳念珠菌株都是“超级真菌”,这进一步降低了耳念珠菌可能带来的威胁。

  但同时,黄广华课题组也提到,在后续实验中,当研究人员用氟康唑等一线小时或更久,便会诱导出耳念珠菌的耐药性。这说明耳念珠菌作为“超级真菌”的耐药性本身就很有能是由于医疗环境中大量杀菌药和抗生素的使用对环境菌群的筛选作用而进化产生的。耳念珠菌的地域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治疗方案更需要针对性,这也提高了其威胁性。

   

  

耳念珠菌的出现大大增加了医疗机构的经济负担

  耳念珠菌在医院外环境的极低传播能力和对具有正常免疫能力的普通人的极低感染能力使得它似乎与我们普通人毫无关系,但我要谈到它很可能带来另一个显著后果:我们医疗机构的重症监护室治疗费用会显著上升。这和普通人可能联系不大,但对医疗机构来说,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

  上文提到纽约市西奈山医院为了从病房清除耳念珠菌,院方为此对医院各个角落都进行了特殊消毒,甚至拆除了部分天花板和地板。这极大提高了ICU的维护成本。

  同时为了阻断耳念珠菌的传播,就算出现极少的耳念感染病例,也很可能需要提高整个医疗机构的隔离措施,这同样会使得人力和医疗设备成本的急剧上升。

  最后,当病人出现不明病原的感染,由于存在被耳念珠菌这种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感染的可能性,这意味着每天几十块钱的普通抗真菌药可能无效,面对ICU的重症患者,与死神赛跑的医疗工作者尝试不同药物的时间很短,这会迫使医生首先使用更新的、但同时更贵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这些因素都会提高整个医疗系统的运行费用,而最终买单的,是ICU患者和整个医保系统。

  实际上,不只是耳念珠菌,每一种新的“超级细菌”和“超级真菌”的产生,都会提高我们整个医疗系统的负担。世界卫生组织时任总干事陈冯富珍在2011年世界卫生日时曾指出,耐药性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生物过程,随着每天用药,这迟早要发生。“然而,错误的做法和有缺陷的假设却使得不可避免的耐药性的发展出现得更早”。而不合理和不恰当的抗菌药使用,是造成当前耐药性菌株产生的“罪魁祸首”。

  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歌颂为现代医学的奇迹,它使得人类终于有了一件像样的武器来对抗病原性疾病。然而,在医疗卫生领域和动物卫生领域以及农业领域中的抗生素滥用正使得越来越多的抗生素正在失去效力,新的抗生素的研发成本越来越高。各种病原不断产生的抗生素耐药性正在对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环境安全和粮食与农业生产的安全产生威胁。当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赶不上新的耐药菌株的产生速度,“无药可用”很可能成为大多数患者和医疗工作者要面对的梦魇。

   

  面对越来越频繁的抗生素耐药性产生,我们该怎么办

  

 

  6:

  “各种抗线%致死率”“公共卫生的新威胁”……一种被称为“超级真菌”的耳念珠菌日前刷屏朋友圈,引起一些网友恐慌。闻臭袜子会感染超级真菌吗“超级真菌”究竟是什么我们有必要为此恐慌吗这篇文章就和大家来聊聊关于超级真菌的种种真相。超级线日,科技日报援引美媒报道称,美国疾控预防中心(CDC)指出,超级真菌-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目前在全球多处出现,其可能会通过血液传播。其中,美国近期已经发现超过500名患者,近50%的感染者在90天内身亡。因为部分耳念珠菌具有多重耐药,血液感染后致死率高的特征,并且在42°C时仍然可以看到良好的生长,所以被称为“超级真菌”。最早报告这种真菌的是日本帝京大学线岁女性病人的外耳道分泌物里分离出了一种新病原线年报告了这种真菌。该真菌属于念珠菌的一种,由于在耳道发现,所以学科名称被命名为Candida auris(中文耳念珠,Candida是念珠菌,auris则是拉丁语里耳朵的意思)。此后,该菌株作为耳念珠菌的标准菌株,在世界主要菌株保存组织里保存。念珠菌是正常的皮肤菌群,在一定条件下(如过度潮湿,正常菌群失调,宿主免疫抑制)可致病。念珠菌病可表现为皮肤皱襞处,如腹股沟、腋下的红斑、脱屑、瘙痒性斑片,以及黏膜、甲周或口角部位的皮损。从2009年报告第一例病例开始,耳念珠菌已经出现在了世界很多地方,根据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数据,迄今为止在世界不同地区分离的耳念珠菌菌株按区域分为四个主要分支:1南亚(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2南非,3南美,4东亚(日本/韩国)。由于不同进化枝间基因的结构多样性大于其他念珠菌属的结构多样性,理论上最近全球扩散的耳念珠菌菌株属于独立的扩散。简单来说,美国的超级真菌跟我国的超级真菌在基因序列上有所不同,国内目前出现的超级真菌对于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较强,临床常见的抗真菌药可以控制病情。病毒、细菌、真菌傻傻分不清楚我们的生活里常常听说细菌感冒和病毒感冒,又时常看到“超级细菌”这个词,这次又来一个“超级真菌”,是不是有一点混乱在这里“超级”两个字可以简单理解为: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和某些寄生虫)产生能够阻止抗微生物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抗疟药物)对其产生作用的能力,致使标准治疗方法失去效力。“超级细菌”,也并不是特指某一种细菌,而是泛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在医学上又称为“多重耐药性细菌”。现在,我们就简单来说一下病毒,细菌,真菌的不同: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细胞核、也无核仁和核膜,除核蛋白体外无其他细胞器;细菌没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或者与其他生物共生;真菌是一种真核生物,既非植物也非动物。虽然一度将其归入植物但现在将其归入独立的一类生物。有些真菌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念珠菌等酵母菌以及曲霉菌等霉菌。有些则肉眼可见,如面包霉和蘑菇。真菌可呈圆形(如酵母菌)或长梭型(菌丝)。病毒感染人体后,需要进入宿主细胞才能增殖,细菌则是进入宿主体内后,利用宿主细胞的成分完成自身增殖。真菌则是在人的细胞里,黏膜或者皮肤褶皱处固定下来,菌丝成长,分枝发育。普通真菌感染,日常生活其实很常见真菌感染通常分为机会性感染或原发性感染。真菌多为机会致病菌,也就是说致病性弱,宿主免疫能力健康时通常不致病,只在宿主免疫力低下时才致病。引起宿主免疫力低下的原因包括艾滋病、糖尿病、淋巴瘤、白血病、血液系统其他恶性肿瘤、烧伤以及接受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与抗代谢药物治疗。在ICU病房长期住院的患者因为接受医疗操作、自身潜在疾病以及营养不良等原因,出现免疫功能降低,也属于容易被感染人群。原发性真菌感染主要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中,这些感染常起因于真菌孢子的吸入,引起局灶性肺炎而成为原发性真菌感染的表现。真菌感染可表现为局灶性或系统性感染。局灶性感染主要见于皮肤(皮肤真菌感染)、口腔(口炎)和阴道(念珠菌性阴道炎)。系统性感染则会危及内脏,尤其是肺部。此次爆发的耳念珠菌,就是属于系统性感染,其表现为皮肤黏膜病变、真菌血症以及多个部位的局灶性感染。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足癣又回到了我们的视野。足癣俗名“脚气”,是一种真菌感染。因为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抑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而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夏天出汗比较多,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丝状真菌的生长。此外,足底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丰富营养物质,也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合适的条件。所以在夏天,要尽量选择透气的鞋子,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足部清洁,来预防脚气发生。“超级真菌”来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耳念珠菌属于侵袭性的真菌,因其可以侵入血液,心脏,脑等人体重要器官最后危及人体健康。但耳念珠菌属于典型的医院感染细菌,多出现在医院设施里,健康的普通大众并非易感人群。被感染患者多出现在ICU,属于自体免疫极度低下的人群,并且国内目前发现的超级真菌其实对于临床使用的抗真菌药物感受性良好,大家不必过分担心。比起这个,去年一则新闻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据新闻报道:福建漳州市第909医院接受了这么一位病人,刚开始这名病人说自己经常咳嗽,呼吸有点困难,于是医院给拍了片子后按照普通的肺炎来治疗的。治了一周以后病情反而加重,做了肺部穿刺才发现这名男子是肺部真菌感染,最终确定感染的真菌类型后对症下药,男子的病情逐渐开始好转。在问及真菌感染的原因时,病人的主治医生解释到,这位病人平常熬夜照看婴儿,虽然家里的环境都很卫生,就是有一个小毛病,脱袜子的时候习惯性闻一下。主要由于这个病人患有脚癣,加上经常熬夜伴随饮食不规律,抵抗力变弱,这样就导致了肺部真菌感染,真菌肺炎可就不是脚气痒那么简单的事情了。所以,注意卫生,勤洗手,袜子最好和衣服分开清洗。此外,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要忽视脚气问题。糖尿病如果血糖控制不良,容易因为血糖水平高感染足癣,较难治愈。并且糖尿病会导致微血管病变与神经病变,而足部皮肤的小破损或癣病,都可能发展成持久不愈的慢性溃疡。脚气虽然跟糖尿病足没有必然的联系,却是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注意卫生增强身体免疫力,疾病远离你“超级真菌能致命”虽然听起来很恐怖,但其实离我们一般健康人群很远,无需要过分担心。超级真菌的易感染人群都是免疫力严重受损的人,如肿瘤放化疗、长期滞留导管的患者等,普通人无需对其过分担心。面对“超级真菌”来袭,我们生活中也要注意自身与环境的卫生状况,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免疫力,让疾病离健康远远的。日常生活中除了闻臭袜子,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和因素容易引起真菌感染呢欢迎大家留言。参考文献:1. PLoS Pathog. 2017 May; 13(5): e1006290. Candida auris: A rapidly emerging cause of hospital-acquired multidrug-resistant fungal infections globally. Anuradha Chowdhary et al2. Candida auris infection ? the First Fungus-causing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 Hideyo YAMAGUCHI 2017【线作者:张璞(中) 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院博士审稿:陆修远(中) 日本大阪大学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编辑:王波文章由腾讯科普“科普中国头条创作与推送项目”团队推出转载请注明来自科普中国

下一篇:期货铝交易,期货交易平台
上一篇:耐威科技股市分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