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能举一些例子吗?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种定制化的做法,已经初步地应用于专户与公募市场。比如汇丰晋信提出,我们对专户客户,要具备“菜单式”的服务能力。我们会根据有效的经典投资策略,先开发好一些标准化的规则和流程,供客户选择。这个就好像,你去餐馆吃饭,打开菜单,你先看一下。想吃什么就点什么。同时我们还会在规则和流程中,设定一些可变的模块。比如说,你是否需要控制跟踪误差,需要多大的跟踪误差控制?如果需要,我们就在流程中加进去;并且按照你的需求,针对性的控制。这就好比,点菜的时候,店家会问清楚,是否需要去葱,微辣、中辣还是重辣?总之,我们的资产管理服务,不再只是提供一个选择。然后花很大的精力,去说服客户接受这个方案。而是增加了很多灵活的东西。我们希望把我们对市场投资机会的把握,以及客户的需求,从两个方面同时结合起来,塑造最终的产品特征。
用这种方法,我们还支撑与合作方,进行互动式的产品开发。我们会根据对市场投资机会的判断,同时提出多种可能的规则化流程化管理方法。供我们的销售人员、产品开发人员参考,并与客户共同讨论。基于大家充分的互动,共同定义未来要投入的新方向。
听上去很有意思。如果我是客户,我会很感兴趣,想和你们聊一聊。另外能不能简单说一说,这是怎么做到的?
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专注。专注在基于经典的投资原理,设计规则和流程;同时尊重客户需求,做有针对性的资产管理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有意识的规范投资行为,减少强烈的个人投资偏好。这可能与法官判案,或者医生看病类似。我们努力按科学设定的规则和流程做事,而不是做我们自己。我们感觉,当我们放弃一些个性化的东西的时候,会获得更多的可能性。这就是我们在“主动管理规则化与流程化”上的“舍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