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与实际回报率

2021-09-28 17:00:25

  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德国私营养老金投资收益率存在一定的波动(见图5)。2018年投资收益率为1.90%,较2017年下滑的幅度较大,私营养老金实际投资收益率为0.35%,为近年来的低点。但从总体来看,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基本保持正增长,最近5年、10年、15年的平均实际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50%、2.66%和2.48%(见表10)。投资收益从2004年的37.92亿欧元增加至2018年的55.45亿欧元,净投资收益从2004年的39.94亿欧元,增加至2018年的44.04亿欧元(见表11)。

  2019年,OECD养老金计划实际投资回报率(扣除投资费用)平均为 8.0%,加权平均为 9.7%,而德国2019年养老基金实际投资回报率仅为3%,相比之下,除捷克(-1.4%)和波兰(-2.2%)为负值外,其他国家如爱尔兰(18.5%)、智利(11.9%)、美国(10.1%)等国的养老基金实际回报率几乎都远高于德国(见图6)。此外,观察近5年、10年以及15年OECD成员养老基金名义平均投资回报率和实际平均投资回报率,可以发现德国养老基金投资回报率总的来说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但相比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等国家,德国养老基金投资回报率表现仍然较差(见表12)。

  养老基金是一项长期投资计划,投资收益率和投资回报率是衡量养老基金投资水平的重要指标,德国的养老基金发展总的来说是较为稳妥的,但与其他OECD成员相比,投资增长迟缓,投资收益率与投资回报率表现较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国养老金在投资和管理方面还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

  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源地,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与完善,德国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四层次养老保障架构。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为德国应对老龄化挑战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世界其他各国的养老模式实践提供了借鉴,如多层次养老体系“各司其职”且相互补充,满足了人们多层次养老需求;“先立法,后实践”为养老保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养老金体系的参数,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不断调整与完善,如提高退休年龄、在养老金计算公式中加入“可持续发展因子”以及调整完善筹资模式等。

  研究表明,养老金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各国实践来看,养老保障体系完善的国家和地区,资本市场往往发展比较平稳、健康,养老金自身也能获得比较高的投资回报。如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推出401k计划后,养老金资产与道琼斯指数连续30年增长。智利自20世纪80年代初对养老金体系进行改革以来,养老基金规模不断增长,投资范围不断扩展,取得了持续稳定的较高回报。同期,智利证券市场也得到较快发展。境外实践经验表明,随着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改革完善,养老金作为长期资金,有利于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和资本市场发展。但德国在这方面则提供了教训。近三十年来德国股票市场长期发展滞后,这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实体经济的逆转造成企业对股票市场的需求大幅下降,德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对资本市场功能形成一定程度的替代,大陆法系的法律制度更侧重于保护债权人,对股东保护相对薄弱,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德国养老金制度没有能够有效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是重要原因。同时,德国资本市场规模小且发展缓慢,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德国养老基金投资规模较小、投资比例以及资产配置结构较为保守等,从而影响了德国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和回报率。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受阻给未来德国养老基金的支付带来了相当的压力。

  中国金融体系突出的特征是直接融资发展不足,资本市场长期机构投资者发展迟滞,以保险和养老金为代表的契约型金融和机构投资者发展不充分。间接融资主导的金融结构导致金融风险主要在银行体系内部积累,同时银行的低风险偏好决定了其难以将信贷资源向科技型和轻资产企业倾斜,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金融支持有限。推动发展多支柱养老金制度,可以引导大量的居民储蓄投资资本市场,促进市场规模扩大。同时,可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和养老金作为契约型金融机构积聚长期资金的作用,并通过投资促进债券和股票市场发展,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缓解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结构性失衡。此外,养老金和保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还可以促进资本市场结构优化,增强资本市场的稳定性。

下一篇:监管全面升级后加密货币概念股暴跌
上一篇:新债上市停牌规则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