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汽车保险“理赔黑幕”:修理厂与财险
央视新闻发文,曝光了汽车保险存在的“理赔黑幕”,
▲ 据悉,2023 年 6 月 17 日,浙江宁波张女士的车辆在小区里被撞,对方全责,维修费用由全责方投保的保险公司进行赔付。
原本是一件极平常的事故车理赔维修事件,没想到 20 多天后,张女士发现维修后的汽车大灯、门子、引擎盖等均使用拆车旧件,而且后视镜、车窗膜、门把手等处新增了多处刮痕。
通过查看行车记录仪,张女士发现,车辆维修期间居然在两家不同的修理厂之间被来回辗转了 5 次。同时,事故车的维修发票是由另一个修理厂开具的。这意味着她的车子在维修过程中至少涉及三家修理厂。
当地交通部门表示,张女士车子的维修业务由负责开票的修理厂 C“实际掌握”,在这起事故理赔案件中,保险公司定损总金额为 28500 元,其中 12000 元作为返点给了事故车代理人,剩下的 16500 元由定损的修理厂 A、实际维修的修理厂 B、负责开票的修理厂 C 三家进行瓜分,最终,张女士经历了漫长的返修、诉讼、投诉,才将车辆修好。
当前,随着保养业务增长乏力且利润空间被压缩、维修业务也在大幅下滑,事故车业务已经成为后市场为数不多“值得深耕”的业务,可以说事故车链条上的每个人都在分取利润。一旦发生事故,无资质的修理厂变身“黄牛”,通过贩卖信息获利;有维修资质的修理厂、4S 店则通过维修赚钱,保险公司则将事故送修资源作为筹码,以获取更多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