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发 Q 系列人形机器人亮相,初步实现面向不同场景技术验证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形机器人攻关团队研制的获悉,人形机器人攻关团队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乔红带领下,面向国家航天、制造产业等重大需求,基于“环境吸引域”高精度作业和类脑智能机器人理论等原始创新积累,面向自适应室外复杂地形、抗未知干扰的需求,“大工厂”通过 AI 赋能设计构建了可实现机器人全身姿态准确跟踪与平衡控制的仿生高动态机器人 Q1,可实现室内外各种复杂地形的自适应与稳定运动的多地形适应机器人 Q2,以及可实现批量化机器人鲁棒控制与不同环境适应能力的高爆发运动机器人 Q3。
面向进一步探索人类运动特性、精准操作机理的科学研究需求,基于人类肌肉骨骼系统的肌肉非线性特性、肌肉分布特征、运动皮层-小脑-脊髓环路控制等机理,构建了可实现高柔顺、高精度运动的类人形机器人 Q4
面向人形机器人在室内场景完成多类任务的智能化需求,“大工厂”在机器人系统中融入自动化所自研的紫东太初多模态大模型,构建了对物理环境下机器人任务的快速、准确逻辑推理和执行的高并发推理人形机器人 Q5。
据官方介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是我国最早开展智能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创新性应用研究的国立科研机构。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由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而成,是我国首批获批的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