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情绪回暖延续,首选超跌成长

2023-11-12 16:41:02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国内经济逐季修复趋势明确,10月数据小幅走弱,增量政策的效果将逐步显现,降息概率提升;外部流动性等环境因素持续改善,美债收益率中枢料将持续下行,中美元首会晤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市场流动性预期稳定,投资者情绪整体回暖,建议坚定增配超跌成长,重点关注科技与医药板块。首先,国内经济和盈利周期底部在三季度已经确认,10月数据走弱不改经济逐季修复的趋势,预计特别国债等增量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且后续降息概率提升。其次,预计美债收益率的中枢仍将持续下行,12月美联储再度加息概率较小,APEC会议期间中美元首会晤在即,外部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提振市场风险偏好。最后,市场流动性预期稳定,机构资金短期预计以调仓为主,场内资金的情绪整体回暖,超跌成长依然是当前配置首选,建议重点关注科技与医药板块。

  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14日至17日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APEC第30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而根据此前11月10日报道,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财长耶伦举行数次会谈;在该会谈中,双方就中美经济关系、中美及全球宏观经济、应对全球性挑战展开对话,为两国元首会晤做好经济成果准备,后续有关成果的落地值得关注。总体来看,一系列高层对话有助于管控分歧,避免误解导致摩擦升级,有助于市场风险偏好的提振。

  市场流动性预期稳定,投资者情绪,整体回暖,场内资金风险偏好提升

  1)市场流动性预期稳定,投资者情绪持续回暖。首先,市场情绪持续回暖,过去三周日均成交额分别为7724亿元、8419亿元和8702亿元,本周明显放大至9790亿元。其次,资金风险偏好提升,两融成交占比继续回暖,中枢抬升至9.3%,融资余额相比9月底增加了609亿元,距离2021年的顶峰仍有约1900亿元左右的空间,预计是近两周市场增量资金的主要

  2)机构资金短期以调仓为主,场内资金风险偏好提升。首先,自今年4月以来公募基金新发规模平稳保持在每月200亿元左右的低位,波动幅度比较小,而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金融产品组测算,三类主动型公募基金仓位均处于今年以来90%以上分位的水平,且近三周变化很小,预计其短期交易以调仓为主。其次,截至11月10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相比10月的高点下降了37bps,11月以来的北向资金也基本保持了进出平衡。再次,根据我们对中信证券渠道调研的数据,中小型活跃私募投资者仓位依然稳定处于低位,过去12个交易周一直处于66~70%之间。最后,ETF申赎情况亦整体保持平稳,结构上,宽基类中的沪深300、科创50,行业和主题类中的科技、医药净流入较多。场内资金风险偏好提升,传统机构重仓成长板块延续了上周以来的回暖趋势,本周基金重仓指数、成长风格指数分别上涨1.1%和2.6%,而沪深300涨幅仅为0.1%。另外,主动型公募和北向资金的前100大重仓股的动态P/E也从10月23日的低点13.0X和11.2X回升至11月10日的14.1X和11.9X。

  情绪回暖延续,首选超跌成长

  内外扰动实际影响有限,不改市场情绪回暖趋势。国内经济逐季修复趋势明确,10月数据小幅走弱,增量政策的效果将逐步显现,降息概率提升;外部流动性等环境因素持续改善,美债收益率中枢料将持续下行,中美元首会晤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市场流动性预期稳定,投资者情绪整体回暖。当前依然处于“三阶段配置策略”的第二阶段,建议坚持配置科技与医药板块。科技方面,自主可控方向建议密切跟踪AI应用端的潜在突破和半导体的国产化进程,顺周期方向,建议关注居民终端消费改善对消费电子、智能驾驶厂商和零部件的订单推动,以及未来政府、企业开支预期增加带来2024年软件、安防等行业的困境反转;医药方面,建议重点关注创新药和出海品种。第三阶段白马品种依然需要等待年末信号,随着实体经济进入稳态复苏区间,市场开始上修2024年经济预期,并且外资抛售接近尾声后,机构重仓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典型代表包括互联网、消费、新能源当中的白马品种。

下一篇:英飞拓拟挂牌出售英飞拓系统81%股权并对其进行附条件生效的债转
上一篇:德龙激光1258万股限售股将于11月20日起上市流通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