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四季度经济将会继续恢复向好 对实现全年5%的预期目
10月18日,国新办就2023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从前三季度情况来看,无论是生产还是需求,无论从实体经济预期,还是从实体经济经营状况来看,都在恢复向好,经济运行是有惯性的,相信四季度还会继续保持企稳回升态势。去年受疫情影响,第四季度的GDP增长是2.9%,因此今年四季度基数相对较低。四季度经济将会继续恢复向好,总体保持回升态势,对实现全年5%的预期目标很有信心。
这也反映大家对中国人口状况的关心。我们开展2023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是一个常规的例行制度安排。根据统计调查制度,人口调查安排计划是每十年也就是尾数逢0的年份,开展一次人口普查。2020年我们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逢5的年份我们开展一次1%的人口抽样调查,通常叫“小普查”,像到2025年我们将开展1%的人口抽样调查。除此之外的其他年份,每年开展1‰的人口抽样调查。普查和规模比较大的抽样调查不能每年都开展,那样支出成本比较大。每年进行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收集和反映当期人口总量、结构变化,包括出生率、[*][*]率,还有人口基本特征。主要还是为了科学准确地反映人口的变化情况,为中央以及相关部门制定人口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通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前两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来看,中国的人口结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确实也出现了很多深刻变化,比如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加快,总的人口数量也在发生变化。去年人口总量第一次负增长,但是我要强调指出的是,我们总人口量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近9亿人。另外,现在人口的素质确实在提高,最新数据,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10.93年,近11年。另外,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有2.4亿人。所以虽然人口数量有所下降,但是我们人口质量改善速度更快,这就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保障。当然我们也希望人口数据调查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这方面的变化。
2023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是抽取50万户,约140万人。11月1日开始入户调查,这是标准时点,大概时间要持续两周,到11月15日入户调查结束。这里我呼吁也恳请我们的调查户,积极配合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如实准确地填报相关信息,我们会根据统计法对大家填报的信息进行严格保密,也希望社会各方面和在座的
请问发言人,关于第三季度资本形成或者说固定资产净投资规模以及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看法。
谢谢你的提问。大家很关心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29.8%,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13.0%,向下拉动GDP0.7个百分点。三季度,由于消费持续回升,出口下行,投资增速在回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影响格局略有变化,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达到94.8%,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22.3%,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17.1%,向下拉动GDP0.8个百分点。以上是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谢谢。
南方日报、南方+
十一黄金周刚刚结束,各方消费数据纷纷出炉,我们关注到国内旅游较疫情前有所增长,随之带动餐饮、景点、住宿等服务消费的增加。您认为,四季度是否有望延续消费增长态势?未来是否还有促消费的政策出台?谢谢。
我很肯定地回答你,四季度消费还会延续前三季度恢复向好态势。
第一,前三季度无论是商品消费还是服务消费,以及居民消费支出,都保持了持续回稳向好态势。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8.9%;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同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
第二,消费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今年稳增长扩消费,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而且各地方加快落实,政策效应还会持续释放。
第三,居民消费基础巩固。消费最终还要靠收入做支撑,就业形势今年总体改善,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实际增长5.9%,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这为未来消费可持续恢复和增长打下了很好基础。
第四,去年四季度受疫情影响,消费相关指标基数偏低。比如,去年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7%,基数效应有利于消费数据改善。
基于这四点理由,我可以肯定地回答,四季度居民消费会保持持续恢复向好的态势。中国消费潜力比较大,人口规模也比较大,再加上中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中国总的消费趋势就会是向好的。当然,我们也需要强调,培育消费能力是关键,我们还要继续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持续提升居民收入,确保消费基础作用和规模优势能够得到更大发挥。谢谢。
我注意到前三季度工业经济恢复进一步加快,请问您怎么看待目前工业经济运行的情况?以及下一步对于工业经济运行的恢复增长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工业经济是我们实体经济的主体,经济的恢复基础扎不扎实,态势能否持续,工业经济是我们观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从今年前三季度情况看,工业经济是在持续恢复,而且是企稳回升。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4%,三季度增长4.2%,8、9两个月份工业环比是在持续增长,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是4.5%。所以可以看出这个态势是在恢复向好。
另外,除了增速回升向好以外,相关的一系列经营指标都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比如首先就是景气状况在改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首次回到临界点以上,9月份是50.2%,这是个先行指标,可以看出企业家对市场的乐观程度。
第二个积极变化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三个月降幅收窄,这说明经济主体对工业产品的需求是在回升的。
第三个积极变化是8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当月转正,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由于市场需求在好转,价格在回升,所以8月份当月的营收是正增长,当月利润增长17.2%。尽管累计利润还是负的,但是当月转正,这是个积极信号。
第四个积极变化是无论产能利用率还是产销率都是在改善的。我再给大家报告两个数据,前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是74.8%,比上半年提升0.4个百分点,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是96.8%,前三季度比上半年提升了0.6个百分点。而且7、8、9三个月工业企业产销率均超过97%,这就说明整个市场的环境和企业的经营在改善,所以我们对工业经济持续回升还是乐观的。谢谢。
近期各地密集出台了房地产的发展政策,但是从房地产发展行业的数据来看,恢复的情况似乎不及预期,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对于未来一段时期房地产行业的走势有何判断?谢谢。
谢谢,大家都很关注房地产的发展状况和恢复情况。房地产确实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而且它的产业链条比较长,所以对经济的增长和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关于房地产经济和发展问题,我想强调这么几点:
第一,我们要认识到,房地产的调整是有利于房地产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我国房地产从2003年住房商品化改革开始,到2020年,将近20年时间,房地产持续保持高增长。告诉大家几个数据,从2003年到2020年,房地产投资年均增长19.9%,商品房销售面积年均增长10.8%,商品房销售金额年均增长20.3%,这三个指标数据可以看出来,从2003年到2020年,房地产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所以,有一些学者说,中国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房地产的高速发展,走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所以,房地产持续高速扩张,为那个时期的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和中高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房地产也像其他产业一样,不可能持续保持高增长,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出现这种调整是很正常的,而且这种调整是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有利于结构优化,尤其是有利于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所以现在的调整是有利于后期的发展。
第二,房地产持续高质量发展,还是有很强的支撑的。从中国的发展阶段来讲,我们现在还处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人均GDP刚刚超过1.2万美元,而且我们的城镇化率按常住人口统计是65.2%,按照户籍人口统计城镇化率才47.7%。所以,城镇化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来看,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还是较大的。另外,我们实现了全面小康,我们的房子虽然总量已经达到400亿平方米左右,但是结构上看中小户型偏多,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住房的改善性需求潜力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从这些基本面情况来看,我们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仍然有坚实的支撑,所以不能说房地产一调整,大家就觉得没底,这是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
第三,从去年到今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房地产的优化政策,刚才
我们看到,9月CPI同比持平,核心CPI也持续处于较低水平,这是否意味着需求偏弱的情况仍未发生改变?请问统计局如何看待四季度的通胀形势?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确实同比持平,但是我要强调的是,环比是上涨的,9月份CPI环比上涨0.2%。之所以同比持平,是因为去年的基数问题,是翘尾因素的影响。如果要看待价格短期变化,环比数据是一个很好的视角,9月份CPI环比已连续三个月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连续三个月收窄,而且收窄幅度较大。6月份PPI同比下降5.4%,是年内低点,9月份下降2.5%,比6月份收窄2.9个百分点。这说明价格在低位回升,预示着社会总需求的回升。
第二,中国价格指数的变化,尤其是CPI的变化,结构性特征很明显,核心CPI相对稳定。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从年初到现在,如果从同比角度观察是回落的。但是从食品价格指数走势看,一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7%,二季度涨幅回落到1.2%,但是三季度受生猪价格大幅同比回落的影响,食品价格指数下降,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走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工业消费品价格指数中,原油价格尤其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价格的走势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扣除食品和能源这两项的影响,核心CPI总体是稳定的,今年前三季度核心CPI同比上涨0.7%,月度之间波动很小。
第三,我国物价变化跟国际走势不一样。近期,世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行,全球通胀保持高位,美国虽然实行了大力度加息,但是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月份同比上涨3.7%,欧洲CPI同比上涨4%以上,所以高通胀成为影响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我国流动性总体充足合理,价格走势跟国际走势是鲜明的对照。从宏观调控角度来讲,我们的价格在全球层面还是一个亮点。当然,也不是说价格越低越好,随着总需求回暖、经济恢复,价格也会温和上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