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县科学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
将乐县是全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重点县、全国森林经营试点县。现有林地面积19.571万公顷,森林面积18.047万公顷,蓄积量228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1.2%。
近年来,将乐县以全面提升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屏障质量,建设高质量木材生产基地,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目标,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为重点,采取集约人工林栽培、退化林修复等措施,科学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
截至今年9月,将乐县累计投资4761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3055万元,完成建设总面积 4.8万亩,其中:集约人工栽培2.1万亩,退化林修复2.7万亩。培育珍贵树种面积10760亩,其中:闽楠762亩,鹅掌楸8950亩,高价值林分林下套种楠木1048亩。
大源乡崇善村21林班3大班,2020年春季实施集约人工栽培造林,树种7杉3鹅,密度200株/亩。经过两年的抚育施肥等集约管理措施,目前林相整齐,最大胸径6.2cm,平均胸径4.0cm,最高树高5.2m,平均树高2.7m。
对同一年份营造的2片山场进行调查对比,采取精准提升抚育措施的林分质量明显提高。比如:坐落在高唐镇楼杉村2片树龄8年的幼龄林进行调查分析,实施抚育措施后,小班树高平均为10.5m,对比提高2.5m;胸径平均为12cm,对比增加4.5cm;蓄积量为6.5m³/亩,增加1.1m³/亩。
坐落在高唐镇楼杉村9林班的2片树龄15年的中龄林进行调查分析,实施抚育施肥等退化修复措施后,小班平均树高13.5m,对比增高2m;平均胸径16.2cm,对比增大2.7cm;蓄积量9.5m³/亩,对比增加2m³/亩;碳储量11.3tCO2-e/亩,对比增多2.4tCO2-e/亩。
“通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高标准、高投入营造高质量、高产出林分,森林资源明显增长,生态功能稳步增强,森林碳储量明显增加,从“树量”到质量,提升了森林经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1000多农民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左右,助推乡村振兴。”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将乐县将围绕森林蓄积量提升、森林碳储量增加,以中幼林抚育、培育珍贵树种和大径材林为重点,进一步扩大退化林修复和珍贵树种培育规模,建立高价值林分培育示范片。到2025年,计划申请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1.8亿元,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面积28万亩,逐步形成“多树种、多世代、多林龄、多层次”优质高效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林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