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区:“小积分”激发“大能量” 为乡村治理注入新活力
崖州区
“小积分”激发“大能量” 为乡村治理注入新活力
“这个积分制活动很实用,我以后会多多参与这个活动,积攒更多的积分,兑换更多的奖品。”日前,崖城村村民王女士看着手机上入账的积分信息,笑得乐开了花。
为扎实推进乡村治理,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崖州区积极探索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让村里的乡风文明有“镜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有“标杆”可比,用“小积分”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此前,崖州区通过印发积分制方案,结合“七个倡导”及“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等,制定60条准则量化村民行为,畅通村民参与乡村治理通道,提高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为了更好地推进积分制的应用,崖州区委托专业技术团队定制开发了智慧管理系统——积分应用管理系统作为积分工具,方便村民上传使用,实现积分数据可视化。
据了解,崖州区将崖城村和东关社区作为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的试点,寻求积分制的稳定性和长效性。两个试点村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将“精神文明实践活动”“七个倡导”“乡风文明”“红黑榜”等跟村民有关的工作,细化成为村民可参与其中的宣传活动及村民日常行为清单,用以约束和管理村民日常行为。
“积分公开透明,村民作了多少贡献,就得到多少回报。”崖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陆卫平介绍,积分制坚持“三公开”,即实施方案公开、评分过程公开、兑换结果公开,做到相互监督、相互激励。积分制管理模式在崖城村落地后推行效果显而易见——村民之间“赚积分”“比积分”热情高涨,互帮互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推行积分制的初衷就是让原先无形的‘村规民约’,因为积分制管理被赋予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内生价值,让‘袖手看’的旁观者,成为‘动手干’的参与者。”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崖州区还将继续通过“积分+人居环境整治”“积分+文明城市创建”等“积分+”的模式推动村级事务标准化、具体化,让乡村治理工作可量化、有抓手,实现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和人居环境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