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度假区让“乡村+”加出新动能
这两天,安吉七彩灵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竹园村种植区,700余亩水稻已经收割了一半。整理好的农田里,工人们正在播撒种子。这次,公司特意引进新油菜品种“迎春1号”种子,到了元旦,这里就能开出鲜艳灿烂的花。十米开外,村里的停车场上同样热闹,三五成群的游客从大巴车、私家车下来,沿着田埂穿梭在金灿灿的稻田和正在耕耘的农田里,喝咖啡、品鲜茶、选特产,享受着乡村的美好。
七彩灵峰农业发展公司在大竹园村、碧门村、横山坞村、万亩片区、霞泉村、灵峰村都设有种植区域,总面积超过6500亩。公司总经理郭顺峰介绍,农田以种植时令蔬菜和粮油作物为主,经营性收入达到了830万元/年。这些年,公司积极探索采用彩叶蔬菜代替花卉植物种植,为乡村休闲产业发展丰富了业态、完善了配套。“我们‘乡村+农业’模式的多样性吸引了很多游客和商家,不管是农产品、旅游产品,还是‘农旅’结合,给公司和周边村民都带来了较为可观的收益。”他说。
乡村旅游逐渐进入集群式、滴灌式的发展新阶段。这意味着,在充分挖掘、不断唤醒乡村资源的同时,还要做好“串联”。这些年来,灵峰度假区强化“乡村+”概念,整合各村资源,实行整体规划,在充分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完善配套设施、植入特色文化、加大项目招引,努力串起全域更多业态。同时,也成功实现让更多村民参与到乡村发展中。
“我们上午在竹博园,让孩子了解一下竹文化;中午开车到大竹园村,一边吃午餐、喝咖啡,一边欣赏田园风光;下午去田园嘉乐比景区,进行农事等体验;晚上就住在‘小瘾·半日村’的民宿,还能欣赏乡村风景,品尝特色美食。”周末,来自杭州的王薇薇女士一家“扎”在了度假区。她介绍,这条线路是自媒体推荐的,内容非常丰富,老人小孩都能够满足。这个过程中,她除了充分感受到安吉休闲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外,也感受到了当地村民在乡村发展中的参与感。
灵峰越来越“火”,除了区域位置优越的先天优势,也有线路整合到位的后天努力。度假区副主任余越介绍说,这些年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实现了乡村软硬件双提升;另一方面,度假区加大了与邻乡镇景区景点的联动,通过线路串联,提高了村里的“留客率”。“‘乡村+’真正加起来,不仅是景区景点相加、旅游路线相加,也是业态相加、产业相加。”他说,更多元素相加、更多跨界合作,能够激发更多乡村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