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二期持股名单(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第一期

2022-12-18 03:10:26

  华为国产替代,市场逻辑梳理

   很多人问芯片逻辑到底怎么回事,有点看不懂,所以笔者把其他稿件推迟了,先梳理一下芯片逻辑。

   本来计划今天开始剖析中美贸易战的破局点,以及反击点。独孤九剑,只要抓住对手破绽,即使内力全无也可以一击制胜!

   剖析对手破绽的文章,只能退后到下一次了。

   来自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8年,华为半导体采购支出超过210亿美元,成为 全球第三大芯片买家,占据全球4.4%的市场份额 。

   谁投入最多,谁就是最大支撑,这点基本上可以确定。

   2014年9月,国家发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要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现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一期的贡献巨大,而且基本上已经进入尾声。按照国家2020年实现国内芯片自给率40%、2025年达到70%的目标,大基金后续必将持续进行投入。

   大基金的作用不仅仅是投资,更重要的是产业引导,用上帝视角,把所有投资整合在一起,团结一致!

   在大基金的引导下,紫光展锐、中兴微等设计企业加强与中芯国际等芯片制造企业的合作,中芯国际本土客户营收占比从2009年的不足20%上升至目前约50%,中微半导体的CCP等离子刻蚀机在中芯国际40nm和28nm生产线%,在上海华力生产线寸硅片测试片已经向中芯国际、华力和长江存储送样。

   准备5年,今日迎战!

   芯片制造,中国封测领先,制程在追赶!

   海思半导体,常年驻厂长电 科技 ,从2016年开始合作 科技 部02专项项目到现在。更重要的,底气在于2016年以来的连续大规模投入建设项目,16年41亿,17年,18年投入也都超过30亿。2019年董事会公告,将再次投入建设34.1亿元,其中一半就为了华为。

   连续4年全力投入,不计成本和利润,就是为了储备产能,16年到19年4年, 总计投入已经超过150亿建设 。

   请问现在市值多少?

   看看上市公司财报就知道,这些不计成本的投入,都还没有产生任何效益,却义无反顾的不停投入。

   目的就只有头一个, 迎战今天的局面 !

   特别是刚刚结束的董事会大会,周子学兼任长电 科技 ,中芯国际两大上市公司董事长,统筹国内芯片制造上下游,为国产替代打下基础。

   而且,去年4季度,和今年一季度,长电 科技 的海外订单已经受到贸易战影响,跌倒最低谷,无法再产生其他影响。

   最后说一点,关于长电 科技 的商誉。这商誉产生于收购星 科金鹏 。

   现在,贸易战下,星 科金鹏 的技术的价值突出,

   当年收购总线亿美元,另外,企业还额外负担2亿永续债和4.25亿优先债券。所以长电 科技 重付出是13亿美元,就是 90亿 人民币。

   如果当年没买,现在300亿人民币,是否可以买到?500亿?

   笔者可以肯定,就算中国出1000亿,也买不到!

   请问,商誉是啥?

   顺便说下其他两个厂商。

   三家封测厂商,长电主攻通信,华天负责存储,通富负责CPU。所以,华天的优势在于业务全部在国内,这也是它上周五率先涨停的原因。长电 科技 由于外资砸盘,担心海外业务,所以上周五被砸了回来。

   这两家,在各自领域里,投资也是非常大的,而且通过并购也掌握了一定的先进技术。华天 科技 的南京封测厂应该为紫光配套,甚至长江存储。通富微电收购AMD的封测厂,可以为国产化CPU配套。

   但是从业务量来说,长电 科技 的优势突出,华天,通富也举足轻重。

   中芯国际从2009年国内客户占比仅为10%,到现在国内客户占比达到50%。国产化替代受益非常明显。

   最重要的是,制程突破14nm量产标准,12nm导入验证,下一代突破在即,为华为国产替代提供了坚强支撑。

   存储其实就是三家,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和晋华。贸易战,晋华被牺牲,这是大概率。据新闻,晋华已经在寻找潜在买家,出售资产。中国用晋华兑子美光半导体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让长江存储,和合肥长鑫的成长留出市场空间。

   因此,兆易创新的处境,将没那么艰难。不然,中国这三家加入全球存储大战,烽烟会持续很久。

   不过,竞争依然存在,只是压力减轻,世界巨头不会轻易让中国存储新生儿坐大。16年,长江存储项目落地的一刻,清华电子所所长魏少军就预见到了今天。有怀疑的,可以去查阅当年魏少军的文章。

   今天的一切,都是有准备的!

   其他的各种替代,网上已经铺天盖地了,笔者这里就不分析了。

   提醒风险是很必要的。

   市场的表现,还有另外一个逻辑,双产业链的坑。千万别踩坑!

   苹果,是被报复对象。而且加关税,必然导致苹果供应链涨价。

   在美国市场,苹果的成本上升而涨价。苹果为了平衡走私的压力,必然在全球范围内涨价。从而导致苹果的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

   所以,在高端市场上,如果华为因为技术壁垒而导致海外受挫,苹果因为价格因素而失去竞争力,获益的应该是三星。

   笔者在前几天,《用数据详解,贸易战底气从何而来!》中分析过笔记本电脑的产业链,指出 苹果,可能是受损最大的公司。

   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即使三星得利,全球市场萎缩也是跑不掉的,如果是通用器件,都会受损。

   无论如何争夺,两大巨头的供应链厂商都将受损。所以,天线是坑,器件也是坑,一系列坑很多。别被一张没有什么特别逻辑的所谓国产替代概念股坑了!

   如果要找国产替代,一定要避开这些坑,寻找填补国内市场空白的品种!

   华为的坚强后盾在于投入,而不在于盈利。

   谁为中国替代产业链真金白银投入最多?谁就最有价值!

   国家集成电路投资基金,是最大投入,参股比例越高的投入越多,这个逻辑是可以成立的。

   国产替代,最重要的是填补空白 ,而不是现有产品。别掉坑里!

  2021年通富微电为什么不涨

  这个涨幅是根据大环境有关的,涨幅不是那么容易的。、

  5月20日,资本邦了解到,昨日晚间,通富微电公告,持股17.13%的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家大基金”)计划在本减持计划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2658万股(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一年内国家大基金二次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一年内国家大基金第二次减持通富微电。2020年7月28日晚,持股20.73%的大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计划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154万股,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受此消息影响,通富微电在去年8月5日创下阶段性高位之后,一度下挫近30%。

  资料显示,国家大基金第一期重点投资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设计、封测等领域,而通富微电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2018年1月,通富微电向国家大基金发行股份募资,用来购买南通富润达投资有限公司49.48%股权和南通通润达投资有限公司47.63%股权。股份发行后,国家大基金直接持有通富微电15.70%股权。2018年2月,国家大基金又以6.4亿元受让原第二大股东富士通中国所持的6.03%股权。交易完成后,国家大基金持股由15.70%升至21.72%,成为第二大股东。

  作为通富微电第二大股东的国家大基金,同时持有的12家上市公司股权,而通富微电是其持股比例最高的一家。

  自进入2021年,通富微电的股价自今年1月的高位以来,已经下跌超30%。根据最新的2021年一季报显示,目前国家大基金持股通富微电比例为17.13%。

  长电科技遭国家大基金减持,两个交易日跌幅近10%

  据悉,5月17日,长电科技也发布公告称,股东国家大基金拟减持不超公司总股本2%的股份,约12亿元。受此消息影响,长电科技18日跳空低开,19日也继续下跌。两个交易日,长电科技最高跌幅近10%。

  中芯国际发布声明都说了哪些重要信息?

  说明了华为将面临无芯可用的局面,中芯国际也可能将被打入“限制名单”,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国产芯片的发展进度。

  《中国经营报》注意到,截至9月7日收盘,A股市场中芯国际(688981.SH)大跌,开盘一度跌超10%以上。截至收盘,下跌11.29%,收盘价58.8元/股,市值蒸发约140亿元。港股中芯国际(跳水更为猛烈,跌超20%,市值蒸发超300亿港元(约合264亿元人民币)。中芯国际AH股市值蒸发合计逾400亿元。

  “飞来横祸”

  9月4日,路透社等媒体报道,美国政府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将中芯国际列入贸易黑名单。报道称,五角大楼向“终端用户审查委员会”提出将中芯国际加入“实体清单”。该委员会由美国商务部牵头,美国国务院、能源部也参与其中,负责做出“实体清单”相关决策。

  “实体清单”是特朗普打压中国企业的惯用手段,目前列入该“黑名单”的中国企业超过275家,包括华为、中兴、海康威视等。

  对此,中芯国际于9月5日发表声明表示,公司严格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一直合法依规经营;且与多个美国及国际知名的半导体设备供货商,建立多年良好的合作关系。任何关于“中芯国际涉军”的报道均为不实新闻,我们对此感到震惊和不解。

  不过,中芯国际的声明并没能成功消除股民恐慌的情绪。9月7日,中芯国际AH股双双迎来暴跌行情。

  9月7日收盘,A股市场中芯国际下跌11.29%至58.8元/股。市值蒸发约140亿元。港股中芯国际跳水更为猛烈,截至收盘,下跌22.88%至18.24港元/股,市值蒸发超300亿港元(约合264亿元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港股中芯国际今日盘中也创下自6月12日(当日开盘18.34港元,盘中触及18.22港元)以来新低,也较7月15日(盘中触及历史高位44.8港元)创造的历史新高跌去约58%。

  为什么是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所处的晶圆代工行业壁垒高,正呈寡头垄断特征,其与台积电、三星、格芯和联电5家公司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高达90%。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0.35微米至14纳米多种节点和不同工艺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在今年5月,台积电受到美方限制无法为华为代工以后,作为内地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备受关注,其在科创板上市可谓风光无两。

  7月16日正式亮相A股科创板的中芯国际,当日便大涨超2倍,成交额达到479亿元,占科创板一半,中芯国际不仅创造了29天火速通关的纪录,同时超500亿元的募资规模也创造了A股近10年纪录。

  8月27日,中芯国际披露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31.61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9.4%;归母净利润13.86亿元,同比增长329.8%;扣非归母净利润5.4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亏损5.96亿元。盈利能力方面,综合毛利率23.5%,同比增加2.5个百分点;综合净利率9.2%,同比增加8.2个百分点。

  所谓树大招风,在中兴通讯、华为、海康威视等国内的高科技企业遭遇美国“黑手”后,中芯国际成为了下一个被打压的对象。

  9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对此回应称,中方已经多次就美方无端打压中国企业问题表明严正立场。一段时间以来,美方在拿不出任何真凭实据的情况下,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对中国企业采取各种限制措施,这是赤裸裸的霸权行径,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赵立坚说,美方所作所为早已戳破了美方一贯自我标榜的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的遮羞布。这不仅违反国际贸易规则,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也必将损害美国国家利益和自身形象。奉劝美方停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打压外国企业的错误做法。

  “芯事”何时了

  中芯国际被美国加入“实体清单”的消息之所以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源于国内“芯事”一直未了。

  事实上,国内并不缺乏芯片的设计者,以华为海思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具备7纳米甚至5纳米芯片的设计能力。制造者的缺乏才是国内“芯事”的症结所在。

  目前,全球先进制程工艺均掌握在头部企业手中。比如苹果的A12、华为麒麟980、高通骁龙855等都是由台积电或三星代工,其中,台积电的能力尤为突出,例如苹果目前最畅销的iPhone11系列、iPhone SE2系列产品,均采用了苹果A13芯片,制程已达到7纳米,且这一能力在多年前已经成熟,同时苹果A14系列芯片也将会采用最新5纳米芯片工艺。而内地最好的芯片制造公司中芯国际,也只是刚刚完成14纳米的量产。

  实际上,国内对于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支持从未间断过。2014年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以下简称“大基金”)一期总规模1387 亿元人民币已基本投资完毕,着重关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根据集微网统计,大基金一期的投资方向以IC制造为主,在各环节投资的比例分别为:集成电路制造67%,设计17%,封测10%,装备材料类6%。

  值得注意的是,“大基金”第二期募集完成,注册资本超2000亿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19年10月22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2041.5亿元,“大基金”二期将在IC设备与材料领域给予重大支持。

  不仅如此,今年8月4日,国务院公开发布《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强调,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其中重点强调,中国芯片自给率要在2025年达到70%。而2019年我国芯片自给率仅为30%左右。产业基础薄弱,更彰显出中国拟全面支持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

下一篇:漳平市统计局“三到位”开展晚稻实割实测工作
上一篇:保姆是什么公司(保姆股票)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