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事件(上海被抓的财经大V)
财经大V徐某诱导交易被三罪公诉,具体情况如何?
主要是涉嫌在微博和直播间发布一些虚假的投资,广告信息,会用投资者在某黑交易,一些期权,被当地的检察院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最虚假广告罪提起了公诉。
300万粉“财经大V”黄生被抓一事引发关注,被抓的原因是什么?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一定要遵守相关的规则,如果造谣生事是会被警方拘留的。关于300万粉“财经大V”黄生被抓一事引发关注,被抓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黄生是某上拥有300万粉丝的财经大V,他名下的喜投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经被公安局立案侦查。其次,P2P大潮来势汹汹,很多人纷纷看好了这一商机,在这其中就有很多投资者钻法律的空子反而弄巧成拙,钱没有赚到不说,反而还把自己送进了看守所。最后,喜投自从2014年上线之后,涉及出借人数多达17059人,董事长黄生已经被依法拘留。
一:黄生名下有多家公司,喜投公司因为涉嫌诈骗所以他被拘留了。
黄生是某上拥有300万粉丝的财经大V,他名下的喜投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经被公安局立案侦查。
二:P2P大潮终究是会过去的。
P2P大潮来势汹汹,很多人纷纷看好了这一商机,在这其中就有很多投资者钻法律的空子反而弄巧成拙,钱没有赚到不说,反而还把自己送进了看守所。
三:借贷有风险,不管是什么样的,大家都不要轻易相信。
喜投自从2014年上线之后,涉及出借人数多达17059人,董事长黄生已经被依法拘留。
提示,在网络上进行贷款,一定要谨慎,像这样的借贷骗局不在少数,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关于300万粉“财经大V”黄生被抓一事引发关注,被抓的原因是什么?大家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坐拥300万粉丝的“财经大V”黄生被抓了,他涉嫌哪些违法行为?
据相关消息报道,坐拥300万粉丝的财经大v,黄生被抓了。那么他是嫌哪些违法行为?经过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得知,他涉嫌非法吸储。这个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所以被相关部门给逮住了。是,这也意味着,依靠p2p赚钱的日子结束了。不再是像以前,所以大家一定要慎重对待。当然,在现实生活,依然有很多人利用这种渠道,来非法牟利。对于这种行为,是严重的违法。如果大家遇到了,一定要第一时间反馈,这样的话,才能地用法律进行维权。那么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
首先是,收集证据。我们知道,在这个社会里面,无论什么东西,都是要讲究证据的。是,法律之下,众生平等。我们既然要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肯定,我们就要有相关的证据。这样法律才能给予他应有的惩罚,所以,我们要收集好相关的证据。无论通过哪种方式进行收,当然,在此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以免因此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意外。
其次,向法律求助。我们知道,既然是法律社会,那么肯定有很多法律相关的部门。所以当我们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之后,我们就要学会利用这些渠道。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来为我们自己获得更高的帮助。
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因为只有我们选择正确的方法,我们才能够真正的解决这些问题。不然的话,这种事情只会一直影响我们,可能还会因为我们方法的问题,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和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们,一定要慎重。
上海财经大v徐某是谁
7月1日消息,据证监会消息,近日,拥有400万微博粉丝的上海某财经大学学生徐,因涉嫌在微博、直播间发布虚假投资广告信息,诱骗投资者在黑交易50ETF期权,被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以非法经营罪、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虚假广告罪提起公诉。2021年以来,徐利用其资金影响力,在微博、直播间等自媒体发布大量含有“数千元即可开户期权”、“多空双向交易”、“高杠杆、高利润”等诱惑性词语的广告信息。,并诱骗粉丝添加助手的号或号,在上证ETF期权开户的期权。但这款并非证监会批准的合法,而是徐等人私自搭建的黑。在这个开户的投资者无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往往损失惨重,血本无归。经证监会上海监管局核查,徐等人搭建黑,利用其大V影响力发布虚假广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诱导350多名投资者存款,涉案金额3000多万元,已涉嫌构成犯罪。目前,许已被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虚假广告罪提起公诉。证监会在此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不要轻信所谓的理财大V推荐,要选择合法机构,远离非法,坚持理性投资,谨防上当受骗。
坐标上海,400万粉丝
这个徐是谁?
2021年8月3日,全国商报以“沪上资产徐小凤网上流传”为题,开设赌博ETF被抓,其管理的私募产品不到4月就提前清盘!公司回应:不接受采访》为题,深度报道了上海拉普兰资产徐小凤因开赌ETF被抓一事。案发半年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官方账号检察每日正义网于今年3月21日披露,一名拥有400多万粉丝的金融大V“翻案”,被提起公诉。
据悉,徐就是V,一个在某拥有400多万粉丝的民营金融巨头。
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以涉嫌虚假广告罪、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非法经营罪对许提起公诉。根据披露的信息,随着粉丝陆续报案,上述拥有400多万粉丝的金融大V最终落网。值得注意的是,在办案过程中,公安机关初定许犯非法经营罪,公诉机关发现其仍利用大V影响力非法发布虚假金融投资信息,于是通过补充侦查解决了“广告短链接身份”、“后台服务器租用”等技术认定问题。后公安机关查实,许在明知此前发布的虚假广告导致他人被骗的情况下,仍发布相同链接的事实,故增加了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并以两罪提请批准逮捕。在审查起诉阶段,公诉人从广告单、资金流向、聊天记录等方面入手。,对涉案的60多个广告进行了逐一梳理,筛选出了其中的虚假广告。经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广告处沟通,确认了行政法上虚假广告的认定标准,增设了虚假广告罪,并以涉嫌三罪对徐提起公诉。最终,徐自愿认罪并签署了一份声明。
这个金融大V是怎么“割韭菜”的?
一个民间金融大V如何利用影响力收割韭菜?据透露的信息,他的方法是通过从事代理期权仓软件来收取每一笔订单的佣金。2019年,陈某、李某(均另案处理)等人与他人签订代理合同,代理期权仓软件,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具备期货、期权经营资格,从事期权非法经营活动。为了宣传这个分仓软件,找到了朋友,大V徐。两人签订合作协议,许帮助代理分仓软件,并利用许的影响力分流粉丝投资分仓软件。徐从每笔订单中获得大约20元的佣金。此后,徐在上发表文章进行宣传推广,以无资金限制、无交易限制的方式引诱粉丝使用该软件。看到产品效益不错,徐又让自己团队的员工在直播间推广这个产品,通过自己的客服人员吸引客户投资,参与期权交易业务,从中赚取佣金。经审计,徐涉及代理账户12个,涉案金额1600余万元,违法所得150余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交易软件是一个分仓软件,肯定是不规范的,因为之前有类似的分仓系统被证监会处罚过。
徐作为私募管理人,有相应的财务知识,明知使用场外分仓系统违反国家财务管理规定,但为了利益,仍不惜对其粉丝“挥刀”,割“韭菜”。此外,非法经营证券期货并不是许唯一的敛财手段。据徐交代:“这些大V广告都有中介来找我们,基本都是导流。他们把编译好的内容发给我,里面有一个带二维码的短链接。”对于这样的广告,徐每条收费2万元到3万元,后来涨到5万元。但对于广告的真实性,徐一点也不关心。
2019年3月,徐收到一则股票咨询交流广告。不久后,粉丝向徐及举报该链接为欺诈链接,徐被封禁一段时间。但在金钱的诱惑下,徐首先想到的不是保护粉丝的权益,而是如何免除自己。2020年6月,徐在明知新的广告链接与此前举报的诈骗链接相同的情况下,仅在广告后添加“不要进行股票以外的投资”、“不要用其他银行账户赚钱”等提醒,继续多次发布该广告,非法获利39万元。该链接后来被证实是诈骗团伙的二维码,目前已被公安立案侦查。除了上述已被证实为欺诈链接的广告,徐还发布了许多其他广告。“推荐一个老朋友,跟踪了两只5G概念的强势牛股,分享给兄弟们。需要的话加。”这是徐惯用的广告方式,但实际上他所谓的熟悉、认识、炒股能力强的朋友,其实都是不知名的,也没有核实过身份和广告内容。收到钱后,他直接一键转发这些代理的好的文案。经审计,徐某通过发布虚假广告非法获利19万余元。
徐小凤的7只私人股本基金全部被清算。
据《重庆商报》此前报道,《检察日报》提到,徐是一名私募基金经理。去年,他管理的私募已经翻身。2021年初,徐小凤被投资者曝光,2020年11月成立的私募基金血本无归。截至2021年2月4日,净值下跌47%!徐小凤管理的“上海徐小凤基金”在2021年2月提前清盘,原因是份额净值低于止损线。根据该基金发布的平仓公告,2021年2月2日上海徐小凤基金份额净值低于止损线元。根据产品合同,管理人上海兰陵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决定于2021年2月5日提前终止本产品的正常运作。资料显示,上海兰陵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法定代表人为徐小凤,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其经营范围包括资产管理和投资管理,由徐小凤和苏立成共同持股,其中徐小凤持股90%。资料显示,该公司于2月23日被执行并被限制高消费,执行总金额达103.12万元。当时,徐小凤在微博中回应了此事。按照原文,这笔资金是春节前清算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受到了一个大雷的打击,周五还盈利,周末突然出现了大幅度的负盈利。然后连续几次下跌,亏损超过40%才平仓。可惜这是我的第一个产品,所以就夭折了。据报道,徐小凤的上海兰陵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被中国基金会提醒其运作异常。根据基金业协会的数据,徐小凤共有7只私募基金,均已清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