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不散装”!江苏这座城市的格局不一般
中特别用了一个词,“务实”。中得到印证。根据两地签署的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苏锡太湖通道是苏州虎丘区与无锡滨湖区的快速过湖通道,便捷串联苏州太湖大道、无锡蠡湖大道,接入两市城区高快路网,与京沪高速、沪宁高速相互补充,形成两地新的战略通道。而据知情者透露,相关工作早已在筹备之中。
笔者专门去“扒”了下地图——滨湖区是无锡重要主城区板块之一,是无锡市政府搬迁后的所在地,位于无锡城区最南侧的太湖畔,其核心区域“插入”太湖中;苏州高新区位于苏州主城区的西侧,也就是太湖的东岸,同样是新兴主城板块,正建设太湖科学城,备受关注的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就坐落于此。
把路拉直,成就的是环太湖资源更加便捷的流动。苏锡“合作协议”还明确,将推进苏州地铁3号线号线实现互联互通,共同衔接苏南国际机场。今后,苏州无锡高端产业、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各类空间串珠成链的场景令人遐想。
不难看出,苏州此番“目光向西”,其焦点在于:发挥“东西互济、左右逢源”的优势,在做好与上海同城发展的同时,联动无锡,推动太湖科学城与太湖湾科创带联动发展,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合力打造一流产业创新集群。这波苏州无锡的“秀恩爱”“强联合”,无疑是主动顺应都市圈发展的趋势规律,贡献长板、共筑长板,发挥各自优势、做强核心功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体竞争力,以环太湖科创圈建设为引领推动苏锡常都市圈建设。
此次苏锡合作中还特别提到“战略性”,双方要联合先行启动建设一批具有战略性、先导性和示范性的重大合作工程,引领构建大平台、大通道、大市场的协同发展新格局,带动各层次各领域合作有序展开。由此可见,江苏省内联动发展已经从单个项目的转移、产业资本的投入、产业园区的共建,升级为重大创新资源的协同、重大科研平台的协作、重大战略布局的协合。
而从双方工作清单中,也可管窥一二:两市党政主要领导每年召开一次协商推进会议,共同会商年度主要合作方向和重大合作事项;建立苏锡推进协同发展常态化工作机制,每年联合制订实施年度重点合作清单;组建若干工作专班,先期聚焦6大战略性合作工程……不得不为苏州无锡的超前眼光和合作雄心,叫好点赞。
从世界发展大势看,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表现为城市群之间的竞争、都市圈之间的竞争。面对竞争,对标一流,携手推动空间的内外协同、要素的高效流通、资源的整合优化,以区域合作的确定性对冲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苏州无疑又走在了前面。
合围长板、优势已显,笔者期待,“最强地级市”的苏州这一务实操作,能为推动区域一体化乃至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做出更大贡献,也值得长三角各地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