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股市熔断机制(国际股票熔断)

2022-11-13 07:30:39

  美股“熔断”熔断是什么意思?

  就是当股市跌到一定幅度之后,市场自动停止交易一段时间,可能是几分钟,也可能是全天交易就此终止。在美国交易时段和非美国交易时段,甚至于部分个股,美国都有熔断机制。除了非美国交易时段的期货有针对上涨幅度的熔断外,美国交易时段只对跌幅有熔断机制。

  一、在美国交易时段,熔断机制可以分为三级

  1、一级市场熔断,是指市场下跌达到7%。

  2、二级市场熔断,是指市场下跌达到13%。

  3、三级市场熔断,是指市场下跌达到20%。

  在这里,市场下跌,是指标普500指数在常规交易时段(美东时间9:30-16:00),指数点位相对于前一日收盘点位的下跌。如果该交易日为半天交易,则收盘时间为13:00

  二、非美国交易时段熔断规定

  在非美国交易时段,如果股指期货价格上涨或下跌达到5%就会触发熔断机制。

  另外,如果主要期货合约是在上午8:23提供的限价买入或限价交易,而在上午8:25仍然是限价买入或限价卖出,那么交易将被暂停直到上午8:30。在暂停期间,交易所将提供指示性开仓价格限制下调至7%。

  三、触发熔断后会发生的情况

  1、下跌7%或13%

  如果触发一级或者二级市场熔断,且时间是在:美东时间9:30-15:25(含)之间,全市场所有股票暂停交易15分钟。美东时间15:25之后,不暂停交易。另外,如果该交易日为半天交易,则时间分界点为12:25。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一级市场熔断、二级市场熔断的全市场交易暂停,一天只触发一次。比如,下跌达到7%,触发一级市场熔断,然后价格反弹,再次下跌达到7%时,不再次熔断,除非价格下跌触发二级市场熔断。

  二、下跌20%

  全天任意交易时段,如果触发三级市场熔断,全市场停止交易,直至下个交易日开盘。

  扩展资料

  熔断机制出台背景

  熔断机制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曾在1982年对标普500指数期货合约实行过日交易价格为3%的价格限制。但这一规定在1983年被废除,直到1987年出现了股灾,才使人们重新考虑实施价格限制制度。

  1987年10月19日,纽约股票市场爆发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工业指数一天之内重挫508.32点,跌幅达22.6%,由于没有熔断机制和涨跌幅限制,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这一天也被美国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

  1988年10月19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与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熔断机制。根据美国的相关规定,当标普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幅度达到7%时,美国所有证券市场交易均将暂停15分钟。

  股票熔断机制是什么意思

  股票熔断机制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

  具体来说是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

  【拓展资料】

  “熔断机制”(CircuitBreaker)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是指为控制股票、期货或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风险,为其单日价格波动幅度规定区间限制,一旦成交价触及区间上下限,交易则自动中断一段时间(“即熔断”),或就此“躺平”而不得超过上限或下限(“熔而不断”)。狭义则专指指数期货的“熔断”。

  之所以叫“熔断”,是因为这一机制的原理和电路保险丝类似,一旦电流异常,保险丝会自动熔断以免电器受损。而金融交易中的“熔断机制”,其作用同样是避免金融交易产品价格波动过度,给市场一定时间的冷静期,向投资者警示风险,并为有关方面采取相关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措施赢得时间和机会。

  国外交易所中采取的熔断机制一般有两种形式,即“熔即断”与“熔而不断”;前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交易暂停,后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买卖申报在熔断价格区间内继续撮合成交。国际上采用的比较多的是“熔即断”的熔断机制。

  我国股指期货拟将引入的熔断制度,是在股票现货市场上个股设置10%的涨跌幅限制的基础上,为了抑制股指期货市场非理性过度波动而设立的。按照设计,当股票指数期货的日涨跌幅达到6%时,是沪深300指数期货交易的第一个熔断点,在此幅度内“熔而不断”,在到达“熔断”点时仍可进行交易10分钟,但指数报价不可超出6%的涨跌幅之外;10分钟之后波动幅度放大到10%,与股票现货市场个股的涨跌停板10%相对应。

  美股熔断是什么?历史上发生过哪几次美股熔断的现象?

  所谓熔断机制(Circuit Breaker),也称之为自动停盘机制,是指为了控制股票、期货或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风险,为其单日价格波动幅度设置区间限制。一旦成交价触及区间上下限,交易或者自动中断一段时间(熔即断),或者继续交易但不能突破上下限(熔而不断)。国际上更多采用的是“熔即断”的交易机制。之所以将上述机制命名为熔断机制,这是因为该机制的原理与电路保险丝类似,一旦电流异常,保险丝就会自动熔断以免电器受损。

  股票市场上最早的熔断机制起源于美国。在1982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曾对标普500指数期货合约实施过每日交易价格涨跌3%的限制,但该规定在1983年被废除。1988年10月19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与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了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与纽约股票交易所的熔断机制。根据相关规定,当主要股市指数在一日之内下跌幅度达到7%时,美国相关证券交易将会暂停15分钟。 美国的熔断机制之所以出台,这与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有关。在该日,道琼斯工业指数跌幅达到22.6%。由于没有熔断机制或者涨跌幅限制,很多美国投资者在一夜之间血本无归。熔断机制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避免“黑色星期一”的重演。

  要理解美国股市为何会在首先必须认识到,这次美股暴跌是在美股经历了长达11年的牛市后、美股指数处于历史最高点之时发生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次贷危机爆发后2009年3月9日的6547.05点(本轮牛市的起点),上升至2020年2月12日的29551.42点(本轮牛市的最高点),本轮美股牛市持续了将近11年时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累计涨幅达到351%。本轮美股牛市的持续时间是有史以来最长的,同时其累计涨幅也是有史以来最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美股牛市是与次贷危机后美联储实施的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高度相关的。在这11年牛市中,美国股市仅在2015年与2018年经历过两次较为显著的调整。第一次调整发生在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之后,而第二次调整发生在美联储连续多次加息之后。毋庸置疑的是,的大幅下跌,包括4次熔断,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扩散高度相关。

下一篇:万苍小学操作扬起中国红
上一篇:合水:就业帮扶车间拓宽群众致富路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