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周刊丨“向东方”的朔尔茨
在朔尔茨的访华计划公布后,德国外交部便收到了超过100份来自德国一线企业的随访申请。最终,德国多个行业的12名最具实力的德企高管被批准陪同朔尔茨访华,涉及汽车、金融、化工、医药等多个领域。根据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组阁协议的规定,德国政府目前正在制定“新中国战略”,朔尔茨政府是否会继续延续默克尔16年来的对华政策,引人关注。今年9月,巴斯夫投资100亿欧元,在中国广东湛江建设一座世界级化工一体化基地。这是巴斯夫集团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笔对外投资。
在德国企业家看来,中国有稳定而廉价的能源保障和原料供应,世界级的远洋船队更为维护全球供应链提供保障。
10月26日,薄睦乐在公布巴斯夫第三季度数据时明确表示,扩大在华投入是有利的。“我们需要停止抨击中国,并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批评”,中国市场至关重要,德国政府应制定“弹性政策”。
根据德国工商总会的一项调查,高昂的能源价格正日益加重德国企业的负担:17%的公司因成本增加而计划减产,8%甚至希望搬迁生产。
面对巨大的价格上涨,对民间提供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投入了2000亿欧元用于补贴电力、天然气和地区供暖价格。但有一件事是明确的,不会一直下降到俄乌冲突之前的水平。10月25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慕尼黑考察时,不断有民众抱怨生活成本上涨。
烤肉好吃,炭火难找。10月31日,欧盟统计局当天公布数据显示,由于能源价格攀升,欧元区通胀率历史性地达到10.7%。《华尔街日报》认为,这一最新通胀数据“对欧洲央行来说无疑是一个万圣节噩梦”。欧洲经济学家普遍预测,欧元区将于明年陷入衰退。
从纸巾到大件,所有东西都贵得离谱。等拿到电费和取暖费账单,一般是明年春天,很多人将无法承担。房客也会因此支付不起房租,该怎么办呢?所以很容易理解大家现在对未来充满恐惧。在法国24电视台看来,德国现在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能源,一个是经济。而这两样都导致一个紧迫的问题,能提供日用消费品的工业产能严重不足。
德国的能源安全没有保障,大家不知道该如何维持生计,企业由于负担不起高能源成本而倒闭等等,这一切都对我们的国家产生巨大影响。而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在缓解欧美普遍发生的“产能危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欧盟与中国的贸易额也在去年达到6955亿欧元,超过了与美国的6314亿欧元,而中德贸易额位居欧盟各国之首。
德国工商总会主席万斯勒本直言:“如果没有中国,德国经济将更加困难;没有中国,德国将变得更加匮乏”。
我们要看到朔尔茨政府它有一些不同于以往默克尔政府的特点,比如说它是德国战后以后首次的三党联合政府,无论是从意识形态,从政治立场,从政策目标来说,他所在的社民党和绿党和自由民主党都有一些参与。同时我们知道最近几年来受到疫情以及地缘政治变化的一些影响,德国的国内包括欧洲内部都在进行对华政策的一些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朔尔茨作为总理,他要协调政府各部门作出决定的过程会更加复杂,所以与此同时实际上需要中德双方进一步加强密切协调,进一步对对方的合作目标进行更清晰的确认,在此基础上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来推进务实合作。如今,面对寒冷的冬季,中国的“雪中送毯”令欧洲感到温暖。
从今年1月至8月间,仅义乌地区便向欧洲出口了约650万条电热毯,同比增长32%。而一条100瓦的电热毯耗能约为同等时间下暖气耗电量的三分之一。中国“取暖快、耗电少的”电热毯收获了德国民众的广泛好评。
今年的9月26日,前往上海的“中欧班列-进博号”从汉堡港驶离。该趟班列共计44个40英尺集装箱,其中14个装载着参加第五届进博会的汽车配件、管材等德国展品。在波兰马拉舍维奇重新编组后,班列将途径白俄罗斯、俄罗斯,由满洲里口岸入境,全程用时约一个月。
我们有很多趟班列开往上海,今天的班列很特别,是为了在上海举办的进博会,有十四个集装箱专门装了展品。我们近年来,新丝绸之路上的中欧班列货运量持续大幅增长,希望这样良好的发展势头能够继续保持下去。汉堡市政府办公厅国际局代表罗伟哲认为,“进博号”是中欧班列大力拓展回程货源的重要成果,体现出班列去回程平衡性持续增强、中德经贸合作不断深化。
更重要的是,它是两个方向的一个项目,让从德国到中国,中国到德国的贸易都能发生。上海和汉堡之间的关系非常好,现在有一个新的证据,我们也从汉堡往中国运送货物,而且我们汉堡也热烈地、积极地参加第五届进博会。就在德国总理朔尔茨到访北京的当天,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开幕。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五年来,进博会合作成果丰硕。中国货物贸易占世界比重从2012年的10.4%提升到2021年的13.5%,十年间累计进口服务超过4万亿美元。
朔尔茨总理他在之前担任过默克尔政府的财政部长,应该说他对对华合作的经济领域,财政领域,他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因此他在成为总理之后,我们看到首先他还是想保持德国对华政策的连续性,包括强调中德之间的经贸合作,利益密不可分,包括强调不愿意对中国搞“脱钩”等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向世界进一步传递出,中国发展稳定的信号以后,应该说被德国方面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信号。所以接下来中德关系如何在二十大制定的中国对外政策基调上进一步沿着原先合作的轨道继续向前推进,我觉得这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年是中德正式建交50周年。50年来,两国关系几经跌宕起伏,但总体上不断向前发展,保持着积极的互利共赢。
朔尔茨总理的此时来访,为新时期的中德关系注入了新动力。德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欧盟的核心成员,如何审视和定位中德关系,不仅事关中德今后的发展方向,也事关欧洲和世界的繁荣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