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会|马士基吴冰青:航运物流市场仍呈现出增长点

2022-11-04 23:24:25

  “此前在大中华区乃至整个亚洲地区,马士基的工作重心一直是出口海运业务及相关物流服务,把中国及亚洲制造的商品运输至西方及其他地区的消费市场。而现在中国及亚太地区本身已经成为大型消费市场,我们需要强大的全渠道履约服务能力,为这里重要且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提供服务支持,并在我们与中国和亚洲消费者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行前夕,马士基大中华区总裁吴冰青在接受

  11月2日,A.P.穆勒–马士基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第三季度总营收228亿美元,同比增长37.05%。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109亿美元,同比增长56.45%,高于市场预期。息税前利润为95亿美元,同比增长61.75%。

  A.P.穆勒-马士基是一家综合性的集装箱航运物流公司,隶属于A.P.穆勒集团,拥有约10万名员工,业务遍布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马士基于1975年首次进入集装箱运输领域,多年来一直是航运业领军企业,经常建造大型、具有突破性的船舶,引领行业发展。

  截至目前,马士基集团在大中华区共有约1.8万名员工,分布在30多个城市,为2万多客户提供服务。

  “2022年马士基整体战略转型仍然保持强劲势头,海运、物流与服务、码头业务是马士基集团的三大业务。”吴冰青向

  沿海捎带业务方面,吴冰青表示,在2022年初,马士基成为在中国首个获得沿海捎带试点许可的外国班轮公司,并在5月31日成功开展了试点业务。通过近半年努力,马士基已经规划了稳定的经洋山港中转至天津和大连的进口业务。

  “与过去在国外港口进行中转的运输路径相比,这些进口业务通过现有航线网络的沿海捎带运输路径,把客户的整体交货周期缩短了7到20天,同时优化了公司现有船舶的舱位利用率。接下来我们希望进一步扩大并且稳定开展进口方向的沿海捎带业务,同时尽快落实出口业务的试点工作。”吴冰青向

  “马士基中国在物流与服务业务上将加大投入力度,推进综合物流战略转型,不断发展陆侧运输网络。”吴冰青告诉

  今年8月31日,马士基完成收购合同物流公司LF Logistics,以增强在亚太地区的全渠道履约服务能力。

  “目前我们正在全力推进相关人员、业务之间的沟通与了解,逐步融合为一个团队。”吴冰青告诉

  对于未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吴冰青表示,马士基即将在上海市临港新片区投资建设自动化、数字化、多渠道、多功能的国际物流分拨及配送中心,这将为马士基全球客户以及临港新片区、长三角地区的客户提供个性化、一站式的服务。

  马士基近年来正向“海陆空”综合物流战略转型,今年4月宣布成立马士基航空货运公司,6月完成收购拥有完善空运网络的全球货运代理公司翼源国际。

  “我们的组织架构整合已经完毕,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空运服务。”吴冰青表示,“马士基的目标是自有运力达到年空运运力三分之一,这将通过组合自有和租赁飞机来实现,其余运力将由战略性合作的商业航空公司和包机运营商承担。马士基采购的3架波音767全货机在今年第四季度会陆续进入市场,中美航线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开始运行。”

  今年以来航运即期市场整体运价普遍下跌,对于运价的发展趋势,马士基在11月2日发布的三季报中提到,在需求下降和供应链拥堵缓解的推动下,运价在今年第三季度已经逐步恢复正常化。

  “正如此前预期,海运业务的利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下降。目前长协订单占马士基海运业务七成左右,这一占比随着供需情况不断变化。”吴冰青告诉

  对于航运市场的降温,吴冰青向

  “航运物流市场仍呈现出其他增长点,尤其是亚洲区域内航线和远洋航行相结合会是更多客户的需求所在。”对于航运市场的发展趋势,吴冰青表示,“航运物流业在本质上具有全球属性,国内的航运物流市场趋势和全球是同步的,所以数字化、标准化、综合化和绿色低碳化也是航运物流业的发展趋势,这和我们在中国所看到的相一致。”

  对于航空市场的展望,吴冰青表示,预计未来依然伴随着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如俄乌冲突、能源危机、力求改善的欧美零售业高库存问题,消费者购买力等。客机腹舱载量将逐步恢复,预计2023年整体运力将相对充分。

  “上海不断为物流外资企业提供贸易便利。”谈及上海的营商环境,吴冰青表示,近几年来,上海政府实施了货物预申报、港口基础设施升级、海关管理优化和公布收费标准等措施,使进出口贸易更加便利。同时,上海落实口岸降费、规范收费政策,为进出口企业降低物流费用,还进一步简化通关程序。

  吴冰青认为:“对于国内很多消费者来说,进博会是一个丰富购物选择、降低采购成本的绝佳窗口;对于中外企业客商来说,进博会则是拓展业务、扩大合作的绝佳舞台。此次参会,马士基除了进一步拓展进出口业务,还将展示公司在绿色脱碳方面的领先举措。”

  吴冰青进一步阐述马士基参加进博会的缘由,“目前我们在全球范围内与多个合作伙伴达成绿色燃料协议,这其中三家来自中国。中国在生产可持续甲醇领域具有巨大潜力,我们希望通过进博会这个开放的平台寻求绿色燃料合作伙伴,为实现更环保、更可持续的贸易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下一篇:华为公开人机交互辅助驾驶专利
上一篇:景文高速年底通车 通行费标准近期听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