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猪油
前几日,在菜场的猪肉摊前看见有一壶壶的猪油卖,问了摊主后才知道,现在的猪油主要是卖给早餐店做猪油葱饼。
恍然记起早些年住在海岛乡村的时候,用油菜籽兑换的菜油根本不够吃,特别是到过年的时候,父亲常常会在卖肉的食品站那里买一大块的猪板油,拿回家来熬猪油。
那时在小岛乡村,猪肉不是每天都能买得到。如果谁家的媳妇坐月子要炖一个蹄 啦、谁家的孩子想吃一顿猪肝汤补一补啦,都需要和卖肉的陈师傅提前预约,物以稀为贵嘛!所以和陈师傅去预约猪肝或者蹄 或其他稀缺货的,总是要好话说了又说、理由讲了又讲、香烟递了又递,陈师傅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父亲每次预约到了猪板油后,先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把一大块的猪板油放在砧板上很细心地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和红烧肉差不多大小,然后捅开煤球炉子,端上大锅,略放些水,把切好的猪板油放在一口大锅里煮。等把锅子里的水烧干了,父亲会拿起一把铲子,上下翻炒几下,确保把剩余的水分都蒸发干了。这时候锅子里开始发出“吱吱”的声响,那些被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猪板油逐渐变成淡黄色,而清澈的猪油慢慢地从锅底下涨了上来,那些被熬“瘦”的猪板油滚动着身子越缩越小。等那些小块的猪板油变成了焦黄色,而且缩得只有一块豆瓣大小的时候,父亲会把它们捞起来,沥干。父亲说,猪油渣,趁热吃,很香脆。于是我就抓了几颗塞进嘴里,嘎嘣脆地吃了起来。吃着味道挺好的,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把他切好放在砧板上的几块猪板油又丢进了油锅里。不想那没有沥干水分的猪板油一丢进油锅里,立马炸了起来,我被溅出来的猪油烫得哇哇叫,到现在我的脖颈下面还留着一块明显的疤痕。第二天早晨上学前,母亲给我炒了一碗香酥可口的猪油小葱饭,让我吃得意犹未尽。
这一说,都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大家早已经不需要熬猪油炒菜了,各家各户的厨房里,甚至很少看见猪油,大多都标注着花生油、大豆油,而且葵花油、胚芽油、橄榄油等高档食用油也早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
那些生活的 事已成为历史,熬猪油的香味还萦绕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