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现百亿硅料采购大单!150亿光伏配件龙头“死磕”异质结电池 却
半年报,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棒状多晶硅及颗粒硅产能分别为4.5万吨、6万吨。2021年
公开资料显示,是国内首家光伏配件上市企业,也是海外光伏配件龙头,主营业务为光伏太阳能配件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其中电池板营收占比将近78%。
中报显示,公司现拥有江苏苏州、江苏泰州、江西赣州、浙江湖州四大生产基地,累计出货组件超11GW。在2021年开启的第四个五年发展规划中,公司确定高效异质结及组件为核心业务,计划在五年内实现超40GW及组件产能。
过去两年,爱康科技大举进军HJT异质结领域。
电池方面,截止半年度末,公司已发布AK iCell异质结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24.5%以上,双面率95%。7月5日,公司公告,向迈为股份购买两条太阳能210半片异质结电池整线设备,完成交货后,公司将实现异质结电池自有产能约2GW。
薄片化是异质结降本主要路径之一,120μm厚度电池片相比150μm厚度电池片,电池效率高0.2%以上,降本约0.6-0.7元/片。爱康科技去年与高测股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异质结大尺寸硅片厚度从150μm至 120μm、90μm的降本路径,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陆续释放产能,负责人表示到2026年的硅片目标可降至90μm。
组件方面,公司目前有4.0/5.0/6.0/7.0四大系列AK iPower高效异质结组件产品。8月底推出最新AK iPower 7.0异质结组件ZERO无极系列,采用“无主栅、120um以下硅薄片、低银含量浆料、高强度钢边框”技术,可带来20%的硅片降本,降低30%-40%的电池浆料单耗。
民生证券分析师李哲等人在9月18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N型取代P型硅片节奏加快,HJT电池有转换效率高、工艺流程简单、温度系数低以及应用潜力大等特点,预计2021年-2030年HJT电池市场占比不断扩大。
2022年9月初华晟与电建华东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即2022年至2025年电建华东院将从华晟采购10GW异质结光伏组件,东吴证券分析师周尔双等人在9月18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这表明HJT获国内业主认可,有望加速提高渗透率;预计2022年HJT降本增效加速推进,2022年底HJT电池片的单W生产成本与 PERC打平,2023年开始全行业扩产爆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爱康科技2019年-2021年已经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最新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仍亏损1.6亿元,异质结电池的扩产收效迟迟未能显现。
虽然业绩堪称惨淡,公司信心却不减。9月23日,公司在互动平台上回复投资者,“黎明前最黑暗”。
除此之外,爱康科技的高额担保也备受争议。截至9月17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经审议的对外担保额度为137.18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约为1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