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加速岀海!拟建欧洲第三工厂 电池版图已辐射全球 产品卖
欧盟将制定“能源系统数字化”计划,该计划将要求欧盟在2030年前在基础设施方面投资5650亿欧元,以实现其绿色计划,并结束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其中有一项内容是“在2030年底以前,让3000万辆零排放汽车上路”。
宁德时代欧洲区总裁MatthiasZentgraf表示,目前德国的天然气短缺影响了德国工厂生产,正计划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
该法案生效后,将投入4300亿美元用于气候、清洁能源以及医疗保健领域,其中包括“向购买二手电动汽车的美国人提供4000美元的税收抵免,而购买新的电动汽车者则可以获得7500美元税收抵免”的政策。
称,该法案为电动汽车的购买者提供新的补贴,但同时加入新的条件,比如汽车必须在北美制造,其电池中至少有40%的金属原料和矿物要在美国或者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开采、提炼,中国被排除在外。
9月2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商务部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方对美方近期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中有关歧视性电动汽车补贴条款表示关切。相关措施以整车北美当地组装等条件作为提供补贴的前提,对其他进口同类产品构成歧视,涉嫌违反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原则。
据了解,美国是欧洲车企的重要市场之一,在美国相关条例对来自中国的电池进行限制的背景下,国内企业在欧洲的布局是否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张孝荣认为,美国法案主要影响北美地区,对欧洲地区影响微乎其微。欧洲各国有自己主权利益,会走自己的道路。
整体来看,虽然电池厂商布局欧洲面临着一定挑战,但这些企业“进击”欧洲等海外市场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
谢宗博表示,在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格局中,中国企业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日韩的LG新能源、三星也紧跟其后。但是,此前中国电池企业主要依赖中国本土市场,海外扩张落后于日韩企业。近期电池企业在海外扩张方面迎头赶上,有望在全球市场上继续保持领头地位。
“要成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厂商,就必须紧紧跟随汽车消费和生产的需求,在全球进行布局,‘贴身’争取全球各地企业汽车的订单。相信中国动力电池厂商的海外布局将成为常态,不仅仅是在欧洲,北美、东南亚都会成为出海的主要阵地。”谢宗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