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降费误读”重创券商股 为何市场集体误读?50字降费要求是
仍应静待监管机构后续的指导文件、细则的出台。
。券商行业佣金经过近几些年的下调已降低至万2.5附近,进一步下降空间已不大。基金代销方面,互联网券商前端费用仅1折,相对同业有较强竞争力,下降空间也较为有限,尾佣随着产品保有量的提升实际影响更小。因此,孙婷谈到,券商股调整或与降费传闻有关,但预计实际影响较小。
另一华南地区头部券商经纪业务条线相关人士提到,《意见》中所提到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应当更多指的是“规费”,而非针对普通投资者的交易佣金。同时,他认为,换个角度看,即使券商佣金费整体收入降低,也或许能刺激市场交易量,因此总体的收入影响应当是很有限的。
优化费率结构反而加速买方投顾发展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降费所带来的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禀赋的机构而言并不相同,且伴随着财富管理的加速发展,对此次降费的理解也应当更全面地看待。
预计,相关影响是结构性的,有真实资产管理、投资能力的机构受影响较小,基于牌照红利而产生高盈利的金融机构影响更大。
刘欣琦还表示,《意见》将加速金融行业分化,回归本质,具有产品化、投资能力金融机构将受益。金融牌照的红利价值下降,推动金融行业回归本质。证券、基金等机构也可能出现一轮供给侧改革,由于牌照红利导致行业难以出清的状况有望得到改变,具备真实产品、投资能力的金融机构竞争优势将更为凸显。
赵然表示,财富管理转型大势所趋,优化费率结构反而加速买方投顾发展。
他谈到,证券公司业务结构多元化,伴随资本市场不断扩容,长期来看,券商业绩有望稳步提升。一方面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全面实行注册制下直接融资比重的持续提升,资本市场将持续扩容,带来更大增量空间;另一方面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和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财富管理逐渐向买方投顾转型等宏观行业背景下,居民财富有望加速入市,券商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降低服务收费直观上会带来证券行业收益的降低,让利于民,让利于企,进而带来经营压力。然而,这也是券商提升自身效率的机会。
田利辉提到,在费率降低的整体趋势下,券商应该更加切实加强数字化平台运营,进而降低业内高企的人工成本;应该更加用心地服务客户,从而通过扩大客户群体来对冲个体费率下降;应该优化业务结构,在自营、机构和研究等版块提升收益。
不过上述人士大多提到,《意见》中尚未明确具体的降费形式与内容,仍应静待监管机构后续的指导文件、细则的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