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基金解盘A股市场放量下探:短期调整难改中期修复趋势
称近期多家大行对个人存款利率下调,叠加近期各方对保交楼的积极表态,给银行地产相关板块带来利好。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市场出现了结构性的大跌。
展望后市,我们对股市保持相对乐观。近期市场对稳增长的预期升温,可能存在一定机会;同时,新能源板块仍然是中长期主线之一,长期看好。
下跌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宏观层面:外部环境不确定进一步增加,美国8月CPI依然高位,美联储加息力度和持续性可能超预期,市场风险偏好持续走低,俄乌冲突之下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持续紧张;地产销售数据尚未企稳、出口降速下经济依然承受压力;行业层面:泛新能源板块有较为明显调整,子领域行情有所分化,其中前期受益于俄乌冲突欧美需求超预期上涨明显的光储板块领跌,一方面前期积累涨幅大,面临阶段性调整;另一方面光储市场欧盟推动相关政策,导致市场调整对光储需求增速预期,电动车产业链方面,明年需求面临不确定性、碳酸锂价格高企影响盈利以及锂电材料供应释放竞争加剧,导致板块近期有较为明显调整。
展望后市,经济方面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流动性保持较为宽松环境,市场调整中均衡把握结构性机会。短期来看,市场结构在成长和价值之间有所调整,阶段性偏向均衡;长期来看,考虑政策落地效能和国内经济韧性,持续关注稳增长主线下地产及地产链,持续高景气的新能源、半导体等高端制造硬领域,以及疫后复苏消费板块。
今日市场明显调整,主要系海内外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海外方面,本周二美国公布8月通胀数据,市场普遍认为当前9月加息75BP概率很大,甚至有预计9月将加息100BP。国内方面,近期A股风格切换迹象较为明显,在没有增量资金背景下,资金从高估值的赛道板块向低估值银行地产板块流动时,易引发指数调整。
结构上看,今日涨幅靠前的主要是房地产和银行板块,其中,房地产板块主要受益于近期多地推出的房地产政策,尤其是近期苏州市工业园区、高新区对限购政策予以放松,允许非本地户籍的购房者直接购买首套住房,投资者正在期待国内地产政策的进一步放松。银行板块主要受益于多家国有大行下调个人存款利率,从而有可能提高银行息差收益。新能源板块今日出现明显下跌,主要受到欧洲政策影响。
进入9月,政府稳增长的动作频出,加上迎来施工旺季,经济数据或有望边际改善。空间大、逻辑强、成长性较强的各种小盘成长可能相对受益。A股所面临的宏观环境从“流动性驱动”逐渐转向“社融驱动”,对应的风格可能也会从小盘成长逐渐过渡到大盘价值。
展望未来,随着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临近,预期反复,导致海外市场短期波动增大,并可能对A股形成一定扰动。但是,考虑到往后美国通胀的高基数效应会有体现,尽管通胀短期可能持续高位,但拐点将近,9月议息会议可能产生预期兑现的效果。国内方面,新一轮稳增长政策推进,保交楼落地,融资结构改善等都对A股形成正面支撑,短期调整难改A股中期修复趋势。
行业配置方面,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叠加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强化了短期风格切换动力,可以关注三个方向:
此前人民银行降息政策出台有利于稳定地产板块,未来一段时间市场面临政策发力稳定经济的阶段。但是短期海外加息周期可能压缩国内政策宽松的空间。短期市场有望持续弱势震荡。当前国内资金利率走低,资本回报率下降,具备稳健高息回报的资产受到投资者关注度开始上升。
展望后市,当前经济仍处于经济信用磨底期,指数走势偏震荡,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短期均衡布局适度配置低估价值板块,中长期来看,高端制造和双碳战略依然是景气度较高板块,估值消化后优选明年高景气度子赛道作为配置主线。行业配置建议围绕两条主线,首先是低位布局宏观悲观预期缓释,估值修复的顺周期板块,包括银行、地产、家电等地产链行业。其次是当前高景气赛道,重点关注三季报乃至明年景气有望持续的方向:储能、光伏、新能源车等方向。
前期市场仓位分布、估值分化较大,在此背景下受存款利率下行、海外流动性收缩预期加强等催化剂影响,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风格切换并呈现出“跷跷板”效应,银行、地产板块相对较强而成长板块大幅下调,市场风险偏好回落,导致大盘尤其是创业板指承压。
虽然近期海外流动性收缩预期有一定加强,但对A股而言,定价逻辑主要还是看内部基本面预期与货币环境。而目前国内贸易顺差仍在高位,为内外平衡提供有利支撑,国内流动性环境可以做到相对独立。且央行政策工具箱储备仍然较为丰富,9月5日央行宣布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上周人民币汇率即呈现出双向波动特征。外部流动性收缩、美联储议息会议等因素对A股影响整体相对可控,更多呈现为事件性质的情绪影响。国内基本面仍在修复过程中,政策性金融工具也在逐步落地发力,边际上内需修复板块、高景气度成长行业两个方向均有望具备增长动能。市场调整很大程度来自成长-价值板块估值与持仓分化较大,但A股整体估值仍在较低水平,仍有较大长期投资价值,仍可从估值与景气度两个维度挖掘关注方向。
外部事件冲击,景气赛道领跌市场。引发市场对于光伏、新能源车等产业链出口需求的担忧,成为推动市场下行的主要动力。
央行缩量续作MLF,引发流动性担忧。今日,央行进行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本月有6000亿元到期,缩量2000亿元,操作利率2.75%,与前次持平,略低于此前的市场预期;同时随着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8.3%超市场预期,海外加息预期再度升温,美元指数进一步走强,人民币汇率再次面临压力,引发市场对于国内货币政策担忧。由于当前时点临近国庆长假,市场情绪偏向谨慎,成交量仍有进一步收缩压力,对于流动性较为敏感的高估值板块波动相对放大。
随着利空消化完成,新能源等赛道,业绩确定性仍然具有比较优势。国内来看,当前房地产政策纾困和效果仍是当前影响市场的因素之一,目前各地“因城施策”措施正陆续兑现,随着销售等高频数据回暖,地产产业链有望相对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