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落实情况汇报
龙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18年9月21日
9月19日,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体会议顺利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体会议、丽水市委四届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弘扬“剑瓷精神”“老区精神”,凝心聚力践行“丽水之干”,高质量续写新时代“八八战略”龙泉篇章。现将我局贯彻落实具体状况汇报如下:
此次会议,回顾了“八八战略”的正确指引下,15年来龙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龙泉市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工作升级;坚持优化环境,厚植生态底色;坚持文化建设,再谱剑瓷文化新篇章;坚持深化改革,稳固提高幸福感;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政治生态山清水秀。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落实会议的各项部署。
召开会议传达精神。于9月19日下午,立即召开了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会议,传达和学习了会议精神。按照市委王顺发书记的讲话精神,号召全局上下弘扬“剑瓷精神”“老区精神”,凝心聚力践行“丽水之干”,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
加大责任落实力度。根据会议部署的要求,局属各科室分别对工作进行集中梳理。对龙泉市产业结构、生态工业、重点项目、商务贸易等工作进行了汇报、总结。盯紧各项工作的推进时间、工作任务和预期目标,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班子成员挂钩、有具体工作人员负责,加强责任落实。同时认真开展了讨论研究,针对今年以来龙泉市生态工业完成情况,围绕目标任务、面临形势和下半年工作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局将凝心聚力践行“丽水之干”,推动“八八战略”再深化,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重要嘱托,以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空间格局优化、绿色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幸福、体制机制完善的大花园为发展目标,立足“破、立”并举,推动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
“破”即破旧,促进转型提升。
以“低散乱”企业整治为重点,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业集聚度和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提升。一是加大小微企业园区建设力度。制定《龙泉市小微企业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建设目标,优化园区布局,加大政策扶持,加强要素保障,破解小微企业发展空间瓶颈。并统一制定入园标准,设立准入门槛,对入园企业的技术装备、生产工艺、产出水平和节能减排等做出明确规定,确保入园企业质量,实现小微企业整体形象的提升。二是扎实开展“低散乱”企业整治提升。以安全、环保、节能降耗等不达标企业、“厂中厂”、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企业为重点,着力解决“低散乱”企业产能低端落后、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确保年度“低散乱”企业整治目标完成。三是全面提升企业效益。以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为抓手,对综合评价出来的ABCD类企业在政策享受、用地、用电、排污、信贷等资源要素配置上实施差别化措施,倒逼一批低效企业主动转型提升。四是充分释放一批要素资源。坚持绩效倒逼与腾退低效用地相结合,加大低效闲置用地处置力度,确保年度盘活低效闲置用地1000亩目标完成。同时,加强对二次再利用土地监管,强化投入产出效益绩效评价,防止出现低效用地再次产生低效。
“立”即立新,推进增量崛起与存量革
坚定“工业第一经济”地位,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同时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为生态工业加快健康发展再添新动力。一是特色产业平台再优化。加强对“一区四园”新拓展空间跟踪、协调、督查力度,着力破解空间拓展推进过程中的规划、土地指标、政策、资金等难题,顺利推进各工业园区扩容提升。重点推进汽车空调小镇建设,通过规划引领、项目带动、着力将龙泉市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优质企业培育再发力。落实市推进“凤凰行动”计划加快企业做大做强的实施意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方推动”的原则,围绕企业上市破零目标,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并购重组为手段,把对接多层次资龙泉市场与培育龙头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资龙泉市场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力争3年内实现主板上市零的突破。同时分层次分类别梯队培育优质企业,培育一批小巨人型、隐形冠军、“小升规”企业,促进企业整体实力提升。三是企业创新能力再提升。以省级汽车空调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建设为载体,加大“机器换人”技术改造力度,扎实推进“两化融合”智能化改造,实施一批“机器换人”、智能制造典型示范项目,组织攻关一批行业技术难题,研发一批新产品,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
助力平稳发展,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完成
一是关注重点企业。重视对主导产业和企业预警与分析,聚力发展汽车空调零部件、竹木加工、剑瓷等主导产业,重点关注亿元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成长性较好企业和拖累较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同时,加强对企业统计工作的培育和指导,既要拒绝统计不实,又要防止统计不全,不断巩固工业经济稳步向好的态势,确保今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力争实现增长8.5%。二是关注工业投资。加强对招商引资新落地项目的跟踪和督查,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工业投资增长15%以上。着力抓好“机器换人”等重点技改项目。既要重“量”,更要重“质”,核心是要落地一批高质量、有竞争力的项目。三是做好“小升规”工作。根据企业运行监测情况,及时调整重点培育升规企业名单,重点核查新建投产和成长型企业,精准摸排,及时做好“小升规”材料报送,力争实现“小升规”企业10家,不断壮大规上企业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