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基金迎窗口指导:权益投资比例须在10%-30%

2022-08-16 22:00:23

  8月16日,据

  “其实‘固收+’是民间自发叫法,好认知,但毕竟不够严谨。”上述产品部人士进一步指出,现有的股票型、混合型分类,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有认知上的困难,“投资者应该还是希望产品更加通俗易懂一些,风险偏好更好理解一点”。

  简单来说,“固收+”并不是一类产品,而是一种投资策略。“固收+”本质上是通过相关度较低的股票和债券两类资产的组合,来平衡配置分散风险、平滑单一资产的市场周期,达到降低组合波动和回撤,并力争提高组合收益的一种低混策略,体现为多资产配置型的投资产品。

  “只要是在固定收益资产的基础上,控制波动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方式‘+’了组合收益弹性的,都可看为‘固收+’。在固收类公募基金中,主要与二级债基、一级债基和可转债基金相关。此外,定位于绝对收益目标的一些FOF、和使用了对冲策略的基金,也可以视为广义的‘固收+’。”一家基金公司在宣传材料中这样写道。

  近年来在银行理财净值化、居民资产再配置的驱动下,“固收+”产品因其兼具股债资产双重属性,攻守兼备,成为资产管理市场上增速最快的赛道之一。据华安证券统计,2018年底固收+基金总规模达6401亿元,而截至2022年1季报,其总规模已超2.5万亿元,翻了近四倍。

  凭借整体稳健的收益表现,固收+基金也成为众多基金“大户”购买的产品。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个人投资者户均持有金额超过15万元的基金共有46只,其中固收+产品数量达到了38只,占比82.6%。

  大发展之下,行业头部效应更加显著。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前10家固收+业务大厂管理规模达到9638亿元,全市场占比超过50%——这一集中度明显高于非货规模前十公募基金的市场占比,显示固收+品类的集中度更高。

  不过,目前套用“固收+”概念的基金产品差异很大。以偏债混合类基金为例,Wind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偏债混合类产品的风险等级基本都为R3-中风险,但是投资股票仓位限制最高有“20-65%”,也有较低的如“0~20%”,其中投资范围最多的是“0~30%”,占比超过50%。

  对此,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固收+”基金的范围太宽泛 ,投资者难以进行清晰的识别。在基金公司及渠道的宣传中,“固收+”基金常用的话术是稳健低波、进可攻退可守,然而实际上其权益投资上限比例差距非常大。“我们公司之前宣传类似产品时,是按照稳健型,以及高弹性,来区分的,当时我们就觉得,不能随便套用这个‘固收+’的概念。

  另一位基金分析人士表示,“固收+”基金顾名思义以固收为底,权益或其他风险资产做收益增厚,从产品名称来看,风险属性自然更偏向固收。固收底的收益相对来讲属于日积月累“搬砖式”增厚,若权益端波动太大或占比太高其产品风险属性更偏权益而非固收,不再适合“固收+”产品定位。对于投资者而言,严格定义“固收+”为以固收为主、权益为辅的产品,规范销售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可防范投资者对“固收+”产品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下一篇:2022陆家嘴论坛9月7日开幕,郭树清、龚正任共同轮值主席
上一篇:社交冒险游戏《Sky光・遇》将登陆PS平台:正在进行移植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