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特瑞回应董事长遭立案调查:50亿定增“遇阻”将自筹资金投入
根据贝特瑞2022年一季报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贝特瑞115.95万亿流动资产中,35.23亿为存货,32.01亿为应收账款,12.69亿元为预付账款,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仅24.15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则为481.32万元。
这也就意味着,即便账面货币资金全数投入募投项目,也有近26亿的资金缺口。此外,截至一季度末,贝特瑞资产负债率为57.71%,流动负债合计91.19亿元,包括23.22亿元的短期借款、31.67亿元应付账款和14.83亿应付票据。
而此次定增受到波及,或对贝特瑞的产能瓶颈的及时缓解或有所影响。
对于此次定增,贝特瑞直言“公司作为负极材料连续多年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的厂商,产品需求持续旺盛,现阶段已面临负极材料产能瓶颈”,“亟需通过实施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进行负极材料产能扩产缓解产能瓶颈,继续巩固并提升市场地位”。
近年来,随着车快速发展,快充技术发展和续航里程焦虑、4680大圆柱电池带动有用更大理论比容量、快充新能优异的硅基负极在动力市场需求快速上量。不少市场人士预测,硅基负极将成为锂电材料升级的必经之路。
国内厂商中宁德时代、力神、国轩高科、比亚迪、比克动力等企业都在加快硅基负极的研发和试生产。其中承接国家科技部300wh/kg高能量密度重大科技专项的、力神、均已通过项目中期验收。
而在一众材料厂商中,贝特瑞的硅基负极性能最为领先,目前已进入松下供应链,为特斯拉的动力电池配套。目前贝特瑞现有硅基负极产能3000吨/年,新扩建产能2000吨/年,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
不少市场人士预测,贝特瑞定增的“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扩建”项目,有望抓住4680大圆柱的爆发拐点,维持公司硅基负极龙头优势。而董事长被立案调查显然给这一计划带来变数。
“董事换届”程序正常推进
“董监高遭遇立案调查,会影响上市公司推进定增事项,但如果相关董监高辞职,定增则可正常推进。”资深投行人士、前保荐代表人王骥跃受访指出。
而眼下,正是贝特瑞董监高换届的重要时期。
7月13日,贝特瑞曾发布《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公告》等,指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已届满。贝特瑞董事会拟提名贺雪琴等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上述议案将在8月1日贝特瑞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进行审议。
不过尽管董事长贺雪琴被立案调查,但前述贝特瑞证券部人士强调:“贺雪琴先生目前仍然符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业务规则和公司章程等对董事任职资格的相关规定。我们会按照正常的流程来提交8月1日的股东大会。”
贝特瑞公告也指出,贺雪琴先生为新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公司拟定于2022年8月1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相关议案,公司将严格按照各项法规及公司治理制度的要求如期召开本次股东大会,贺雪琴先生被立案调查事项不会影响公司董事换届的正常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