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线行业大洗牌? 横店影视拟30亿元收购上海星轶 地产商正在逐步

2022-07-12 15:51:20

  发布后,横店影视股价大跌。截至7月6日收盘,横店影视股价跌掉8.96%,收盘价为14.23元。新城发展在7月6日股价一度跌去超10%,最终收跌5.65%,股价为3.34港元。

  横店影视表示,本次交易尚处于初步筹划阶段,相关事项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交易的具体方案尚需交易双方进行进一步的协商和论证,交易签署正式协议的时间不晚于2022年10月8日。

  疫情之下,影视行业不断收缩。但横店影视逆势而上,在影院数量上呈扩张之势。

  根据横店影视2022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新开直营影院21家,新增银幕139块。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已开业直营影院412家,银幕2610块,累计票房4.69亿元,市场占有率3.67%,实现观影人次1212.77万;公司共拥有加盟影院81家,银幕467块,累计票房7551.47万元,市场占有率0.59%,实现观影人次184.30万。报告期内,横店影视关停影院3家,银幕数21块。

  倒回到2021年的年报,横店影视表示,影院数量不断增长。截至年底,公司旗下共拥有475家已开业影院,银幕2958块。2021年新开34家影院,新增银幕217块;关停影院15家,银幕数88块。

  按照票房收入,2021年全年票房超15亿的影投公司为万达电影、大地影院、横店影视,呈现三强格局。

  到了今年,影投地位又有变化。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横店影投的票房已超越大地影投,成为行业第二,星轶影投则在行业第五。

  猫眼相关负责人告诉每经

  “受疫情影响,电影行业出现的洗牌合并是好事。美国前三大院线%的市占率,国内还有整合空间。”倪爽在接受每经

  横店影视则在2021年年报中提出,疫情加速了质变,电影行业面临加速洗牌,部分影投的退出,有利于头部院线公司整合做强,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目前多数院线及影投公司新建影院整体略偏向二三线城市,如大地、横店、四川等院线则更倾向于四五线城市,随着影院建设、宣发下沉及三至五线城市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整体票房市场仍有下沉趋势。

  一位曾担任过院线总经理的业内人士则向每经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可以看出,横跨投资、

  例如在2019年2月,博纳影业取得院线牌照,进一步夯实博纳全产业链布局。

  国海证券研报统计了2015-2020年中国影投排名,从2016年后前三名一直为万达院线、大地影院和横店影视,其中星美影城、耀莱影视、幸福蓝海逐渐没落,博纳影业、CGV影城正逐渐爬坡,博纳影业影投排名从2015年的第12名爬升至2020年的第7名。

  因为中国影院必须加盟院线才可放映,院线影院规模集中度也在持续增强。据智研咨询数据,2021年中国共拥有51条影院拥有规模院线家以上影院规模的院线有大地、中影数字两家;拥有500-1000家影院规模的院线家影院规模的院线年,博纳院线家,新晋为拥有百家影院的院线。

  

  从博纳影业招股书中可知,2014-2019年期间,公司第一大营收主力为影院营收,从2014年的5.2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11.57亿元。2020年疫情后,中小影院严重面对资金断链等压力,但优质院线反而更能度过优胜劣汰洗牌的窗口期。

  另外,曾以“地皮”作为优势打造影院的地产公司正逐渐退出。

  2019年,恒大集团控股的嘉凯城在公告中表示,原恒大院线日前完成停业、注销等工作,之后不再使用“恒大院线”等品牌从事院线业务。

  新城发展的子公司主业也为。根据公司2021年年报,上海星轶、江苏星轶影院管理等影院均为公司关联方。受疫情影响,曾表示,2020年4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公司对于影院、教育培训、健身、KTV等因疫情管控延迟开业的相关商户给予租金减半的扶持政策。

下一篇:知情人士:徐翔肯定不会再碰二级市场 团队未来或更多聚焦于对外
上一篇:第二届智创未来 探寻中国新锐创新企业典范活动正式启动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