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副主席“卧底”开网约车 精准发力击“痛点”
工会副主席卧底开网约车半年后……
你好,师傅。
你好,请你系好安全带,戴好口罩,扫一下场所码。
耿晓利一边说着,一边划开订单,起步,上路,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这般场景耿晓利再熟悉不过了。他炯炯有神的双眼观察着道路,俨然一副职业网约车司机的模样,口罩之下,耿师傅却有另一个不为乘客所知的身份——江苏泰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混入网约车司机队伍
故事的起因源于一次送温暖活动。
2021年,泰州市总工会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群体,开展了一系列针对两司两员的送温暖活动,其中包括赠送免费体检。
可是过了一个月,都没有几个网约车司机去参加体检。耿晓利疑惑之余,继续深入调研,发现网约车群体存在不少服务空白。
网约车司机没有个体经营许可证,也没有出租车运资证书,更没有劳动合同?带着不少疑问,耿晓利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利用业余时间,混进网约车司机队伍,了解他们的真实工作状态与实际需求。
为了能成功混进网约车司机队伍,耿晓利开始每天乘坐网约车上下班,借机与网约车司机聊天,这也让他结识到了领他入行的第一位朋友——黑皮。
黑皮大名张毛旦,做了3年的网约车司机。得知耿晓利想兼职做网约车司机之后,黑皮热情地带领他来到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就这样,耿晓利花了400元下载了滴滴车主App。审核完资料,通过考试之后,他正式成为了一名耿师傅。
后来,耿晓利才得知,这其中的300元是给介绍人的奖金。他开始察觉到网约车行业水很深,这也为他的卧底行动增添了动力。
征得组织同意后,2021年12月18日,一个寒风凛冽的早上,耿师傅开启了他的网约车司机之旅。
这个卧底不太冷
第一次以这种方式调研,耿晓利不免有些紧张。
万一有熟人打到我的车怎么办?每当有乘客上车,耿晓利都担忧地望一眼后视镜。他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打着腹稿,尝试用各种理由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做网约车司机。
很快,疲惫感取代了紧张感——网约车司机的工作远比耿晓利想得更辛苦。
上午九点半上路,到了下午一点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吃午饭。把车停在路边,耿晓利掏出早上从家里顺手带来的面包,坐在车内就啃了起来:无论午饭还是晚饭,一般不会下车吃饭的,因为怕时间来不及。吃完面包,灌了几口矿泉水,掸了掸衣服上的面包屑,耿晓利再次启动车辆。真的很累,尤其是一天开十个小时的话,感觉人都要瘫了。感同身受中,耿晓利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没人来参加工会的免费体检。
除了亲身体验网约车司机工作,耿晓利还成功卧底4个泰州网约车司机群,总人数近千。这4个群里有很多抱怨。耿晓利都看在眼里——
刚想上厕所,就给我派了个单,难受!
接了一上午单才几十块,钱全给平台挣去咯……
刚刚乘客在禁停路段非要下车,又要被罚了,这一天又白干了!
耿晓利和其中部分网约车司机加了联系方式,通过线上聊天和线下约饭等方式来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其中有一位人称单王的司机给耿晓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天之内跑了47单,而这是大部分司机跑两天的量。这都是靠他的身体透支换来的。耿晓利再次感慨网约车司机群体的不易。
精准发力击痛点
半年的卧底调研让耿晓利对这个行业有了充分的了解,他发现网约车司机的难处远不止身体上的辛苦,平台抽成高、违章罚款多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2022年上半年耿晓利写下《网约车司机群体体验式调研报告》。
随即,泰州市总工会出台了一系列关爱网约车司机等群体的服务措施。如今,泰州网约车司机的争议诉求,只要向所在工会反映,就可通过行业工会联合会集中提交给属地总工会,并汇总给当地相关部门协调处理。
截至2022年6月,泰州市各级工会共收集网约车司机违章申诉40多条。通过与交警部门协商,已核销因急救送医、道路施工等原因导致的轻微违章处罚12条。
不久前,泰州市总工会邀请6名网约车司机见面交流。一进会议室,看见昔日的耿师傅竟是耿主席,几位司机师傅都瞪大了双眼。
耿主席,你好。上前和耿晓利握手时,大家感觉既陌生又熟悉,没想到领导干部来当网约车司机。半年的相处早就在他们之间结下了可贵的友谊,耿晓利笑着说:我还是更喜欢你们叫我‘耿师傅’。
在好友耿师傅的带动下,这些网约车司机踊跃加入工会。耿晓利也不定期地将他们召集在一起,询问他们的状态和需求。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能够推动网约车司机行业更加规范、合理,同时也让网约车司机群体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他们更加幸福地生活在这个城市。耿晓利告诉
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走进各行各业,走进百姓生活。我相信还会有更多‘某师傅’到群众中去。耿晓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