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家非上市寿险公司保费利润增速均超10%
据“慧保天下”统计,截至2月8日,除了天安人寿、华夏人寿、君康人寿、三峡人寿、恒大人寿、珠江人寿、中融人寿,以及处于信披豁免状态的大家系公司外,共有64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发布了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整体来看,这64家非上市险企无论是保险业务收入还是净利润增速都要高于行业整体水平,例如,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速高达15.59%,远超行业整体5%左右的增速;合计净利润457.17亿元,同比增速也高达12.38%,与行业整体净利润大幅缩减形成对照。
2021年,人身险累计原保费收入增速进一步放缓,整体呈前高后低态势。截至12月底,人身险公司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3.1万亿元,同比增长5.0%,低于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速(11.9%)。(按2021年数据口径调整后数据)
即使除去新公司、小公司基数较低的情况,也有多家大中型险企增速不低。比如,“老七家”之一的泰康人寿2021年保险业务收入1647.84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高于其他同业大型寿险公司;富德生命人寿保险业务收入807.51亿元,增速达32.8%;阳光人寿保费608.27亿元,同比增长10.4%。
有12家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出现负增长。其中,三峡人寿、昆仑健康、海保人寿、君龙人寿、华汇人寿同比下滑超过3成,降幅较大。前海人寿保险业务收入718.41亿元,同比下滑8.3%;民生人寿、工银安盛2家银行系险企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122.04亿元、465.74亿元,同比下滑2.6%、2.9%。
其中,泰康人寿2021年净利润达258.76亿元,同比增长41.15%,在64家非上市险企净利润总额中占比过半,成为推动非上市寿险公司利润增长最大因素。除泰康之外,其余63家非上市寿险公司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速是
其中,3家寿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10家寿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50%,合计11家公司相对接近监管红线家寿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业内人士预计,2022年保险行业整体偿付能力短期或出现下降,由于偿二代二期规则的变化,部分险企切换后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甚至会出现大幅下滑,因此行业资本补充的需求会在2022年变得更为急迫。
就偿付能力不达标,多家险企提出了应对举措。信泰人寿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采取以下风险管理改进措施:一是建设与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二是梳理与优化管理流程;三是有效执行性各项制度。
渤海人寿表示,公司主要风险来自于公司治理和资金运用方面。对此,公司以内控及操作风险自评估为抓手,采取对公司各项流程、风险点与控制措施进行再识别等一系列措施。投资风险方面,公司通过采取各种法律途径及必要的法律手段,积极化解现存的投资风险项目。
前海人寿则表示要采取多项应对举措。一是积极开展偿二代二期建设工作;二是优化风险偏好体系;三是优化机构风险管理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