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谁将更受伤,全球市场影响几何?

2022-01-21 14:36:41

  20世纪以来,美联储总共经历了三次加息周期。第一次加息周期为1996年6月至2000年5月,加息背景主要是抑制互联网泡沫,基准利率从4.75%上调至6.5%。第二次加息周期为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基准利率从从1%上调至5.25%,加息背景主要是针对当时的房地产泡沫。第三次加息周期为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基准利率从0.25%上调至2.5%,加息背景主要是货币政策正常化。

  第三次加息周期中还实施了主动缩表,依次在2017年3月讨论、6月给出缩表计划、9月宣布、10月开始实施。也就是说,上一次加息周期中缩表与加息是同时进行的,具体时间点及节奏依次是:2013年5月引导Taper(缩减资产购买)预期,2014年Taper,2015年12月首次加息,2016年12月第二次加息,2017年3月及6月两次加息后,2017年9月宣布自当年10月起缩表,2017年12月继续加息,2018年加息四次同步缩表,2019年结束紧缩。

  美联储加息或许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从整体上来看,美国当前的确面临通胀压力,但同期消费、就业、生产等数据反映经济恢复尚未充分,并未完全具备加息条件。交通银行认为具体是否加息以及何时加息,将视美国的通胀和就业情况而定。

  美联储加息如何影响全球资产定价?理论上来讲,美元作为全球货币,大部分央行将不得不选择跟随美联储加息保汇率,对股市产生短期冲击。随着加息周期的持续推进,市场对利率敏感度降低,股市开始见底回升。通过复盘历史,也一定程度印证了上述传导机制。

  数据宝统计,美联储第一次加息周期前1个月,全球16个主要股指平均上涨13.71%;第二次加息周期前1个月,全球主要股指平均下跌1.18%;第三次加息周期前1个月,全球主要股指平均下跌0.82%。

  美联储第一次加息周期启动后,全球股市逆转上涨势头,首次加息次月全球主要股指平均下跌超3%;第二次加息周期短期负面影响更明显,加息次月全球主要股指平均下跌近10%;第三次加息周期开始的次月平均下跌逾2%。

  数据宝统计,第一次美联储加息周期,即从1996年6月至2000年5月,全球主要股指平均涨幅接近15%;第二次加息周期内,全球主要股指平均涨幅接近43%;第三次加息周期内,全球主要股指平均涨幅接近17%。

  不过也应该注意到,本次美联储加息很可能与2015年至2018年一样,同时启动加息和缩表,这可能导致资产价格更大波动。数据显示,上一次加息周期中,道琼斯工业指数在2015年及2018年均出现了异于一般年份的大幅波动。历史会不断重演,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美联储三次加息对全球股市的影响,同样不能简单的复制。为了更加全面的分析,不妨对比上一次加息周期和当前美股的估值情况。

  数据宝统计,第三轮加息周期首次加息日,道琼斯工业指数滚动市盈率18.36倍,居于2000年以来市盈率分位数的74%;纳斯达克指数滚动市盈率31.84倍,居于2000年以来市盈率分位数的41.46%。最新数据显示,道指市盈率为24.87倍,居于2000年以来市盈率分位数的92.92%;纳指市盈率36.01倍,居于2000年以来市盈率分位数的56.74%。

  数据显示,美联储第一次加息周期前1个月,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领涨,而加息后1个月则领跌。此外,第二次加息周期及第三次加息周期,沪深两大指数表现也和全球股市不太同步。全周期来看,美联储第一次和第三次加息,沪深两大指数均出现下跌。

  由此可见,此前三次美联储加息周期,A股市场表现更加遵循自身规律。市场普遍认为,A股表现更独立的根源,在于我国还是外汇管制国家,不存在资产大规模进出的条件,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美联储加息对股市影响并不会很大。

  美股市场当前的相对高估值,也与此前加息周期不太相同的部分,加息或也将加大美股波动。美联储的政策取向影响着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随着A股市场逐步融入全球,势必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同时也要注意到,不论是资金面,抑或是基本面,A股更多还是受国内影响,相对更加独立。

  国内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也决定了A股更独立于全球市场。在美国加息预期下,国内反向降息。1月17日,1年MLF利率、7天OMO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1月20日,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10个基点,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5个基点。中银证券认为宽信用趋势进一步明确。

  A股市场的相对低估值,也有助于在可能出现的全球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定。数据宝统计,目前上证指数的滚动市盈率为13.61倍,在全球股市处于相对低位,位居2000年以来市盈率分位数的25.41%。

  A股走势独立的概率高,但各板块的表现可能出现分化。以史为鉴,美联储加息周期对高估值的成长板块冲击更为明显。数据显示,第二次加息周期首次加息后1个月,纳指跌幅超过11%,超过道指;第二次加息周期首次加息后1个月,纳指跌幅更是超过道指4个百分点。

  在第三轮加息周期中,A股的价值板块表现也显著较强。其中,第三次周期中首次加息后1个月,银行、钢铁、煤炭等价值板块最为抗跌。在整个加息周期中,食品饮料、家用电器两大消费板块逆市上涨,银行、钢铁、煤炭等板块表现最抗跌。成长板块表现较差,传媒、环保、计算机等板块跌幅居前。

下一篇:301235华康医疗中签号 中1签能赚多少钱?
上一篇:抗疫概念集体卧倒 多只龙头跌停!新能源汽车限购将取消 这些概念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