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又杀出一匹黑马:19岁赚到第1桶金
人们常说,危机和机遇是并存的。以前大家还不懂这句名言,但是当一场疫情之后,有人靠卖口罩赚百万身家,有人靠一次性医疗防护物资,成了千亿富豪。由于2020年的疫情来得凶猛,全球对于一次性防护医疗物资的需求,明显有所增多,而一次性防护手套的需求,也比以往激增了不少。
在2020年A股市场十大牛股中,手套龙头企业英科医疗以1428.1%的涨幅位列第一。不仅如此,这只股在2021年短短几个交易日里继续上涨35%。其背后的可转债“英科转债”更是一度超过3000元/张的价格,成为雄霸市场的“可转债之王”。其中最受益的,莫过于英科医疗的实控人刘方毅。凭借英科医疗股价的上涨,刘方毅也因此,上榜胡润百富、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等各类富豪榜单。
现身兼上海市浙江商会执行副会长的刘方毅,曾自述称“我的祖辈是从浙江宁波,绍兴和江苏移民上海的,到我这代人是第三代”。21年前,19岁的刘方毅举债远赴美国求学。期间,通过转手手套贸易,真正的零成本,他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并因此踏足手套市场;21年后,手握2家A股市值455亿,成为行业乃至商界一个传奇。
在最新发布的《2021年胡润百富榜》上,刘方毅凭借19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排在榜单第363位,在山东淄博地区富豪中排名第一。由于其创业发展在山东淄博,所以目前他被各大富豪榜列为淄博首富。特地整理出刘方毅的资料,以供大家作为榜样参考和学习,也希望他能继续努力,做时代的先锋和楷模,为老百姓树立好榜样,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2020年,他带领团队生产了上百亿只医用一次性手套,让这一只只小小的手套守护着万千医务工作者的生命安全。二十多年来,他始终以守护人类健康为使命,专注于医疗器械耗材的研发与生产。他是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军者,更是防疫战场的守卫者。他就是刘方毅。在90年代于美国留学期间,刘方毅开始在北美从事一次性手套的贸易业务,之后回国投资,逐步进入医疗器械制造领域......
上世纪七十年初,刘方毅出生在上海,可以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出生家庭比较殷实,也从小就懂得学习要靠自己努力;19岁在上海格致中学高中刚毕业后,在家人的支持下,借钱去美国留学,尽管他就读加州理工学院电子专业,但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商业上的天赋;
23岁时果断放弃了学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注册成立美国总部美国标准医疗工业有限公司(后更名为美国标准国际有限公司),专门进行贸易销售,把国内的手套卖到美国;
24岁起开始和包括上海乳胶厂等国有企业进行合资;
28岁时带着在美国挣的第一桶金回到了中国,开始寻找一些国内企业合资建厂生产医疗手套,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鸿锐集团参股合资建立鸿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后又继续投资鸿远公司;
31岁时拿着剩下仅有的70万美金和筹集到的30万元在山东淄博创办了英科框业有限公司;
33岁起相续成立了上海英科绿林进出口有限公司、英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英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34岁时在英属维尔津群岛分别注册成立了英科实业有限公司;
35岁时环保事业步入正轨,将淄博英科框业有限公司改名为英科环保;
39岁又成立了英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是对乳胶手套的研发,同时产品从单一性的手套生产发展到生产医疗器械耗材的研发;
40岁时山东英科医疗制品有限公司成立;
45岁时英科医疗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并通过收购把产品线扩展到康复护理类、保健理疗类等;
46岁时入选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和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的上海领军人才;
47岁时带领英科医疗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并入选为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50岁时首次上榜《2020年胡润百富榜》,以125亿元财富名列第451位;
51岁时带领英科再生在深交所科创板上市,并分别以42亿美元和190亿元财富上榜《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和《2021年胡润百富榜》,排名第680位和第363位,位居山东淄博首位。
刘方毅,作为一个典型中国制造型企业的负责人,很难想象出他其实是一个“海归”,虽然至今他的大学也没有念完。但并不妨碍他成长为有知识的商人,并且谈吐间透出儒雅之风。在刘方毅的讲述中,19岁时,他便靠着医疗手套赚到了第一桶金,此后,他一直都在与手套打交道。
20世纪80年代末,高中刚毕业的刘方毅在家人的支持下,借钱去美国留学。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的他,在国外一边打工,一边学习,那种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刘方毅说,彼时的他背负着每年近1.5万美元的学费压力,要赚来这些钱,依靠打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怎么办”摆在了刘方毅面前。
1989年,刘方毅亲戚的朋友把国内生产的医用乳胶手套运到美国,却因为缺乏销路而卖不掉,大量积压在长滩港;另一方面,当时美国受艾滋病恐慌的影响,大量需要乳胶手套,刘方毅就开始了他的“倒手套”生涯。从港口拿到手套,再转卖给客户。就这样,刘方毅每天早晨上课,下午就去推销手套,因为生意很好,他第一个月就赚到了8000美元。做生意的成功使他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路,到1993年,他决定放弃学业,成立公司,经营医疗用品,主打产品当然就是乳胶手套。
1994年,刘方毅开始和包括上海乳胶厂等国有企业进行合资。回到国内,刘方毅带了300万美元,开始寻找合作伙伴。首先找到了河北一家企业合作,这家企业本来是国有企业,正在死亡线上挣扎,刘方毅帮助企业从台湾引进技术,出资入股,改造企业,企业销售收入在短短几年内翻了几百倍,成为当地著名的大型企业;刘方毅又同江苏一家企业合作,这家企业也从起初非常小的规模迅速成长起来,并且于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成功。
刘方毅多年来向这两家企业投入的现金就有230万美元,结果到10年后,这些投资仅仅翻了1倍,“这跟银行利息没什么两样。”刘方毅说。总结失败的教训,刘方毅认为,国内企业契约制的可靠性并不高,合作双方只有线年下半年,刘方毅开始把发展重点放在国内,他决定走上一条“制造+贸易”的路,亲自涉足制造业。
2001年,刘方毅拿着剩下仅有的70万美金和筹集到的30万元在山东淄博创办了英科框业有限公司。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把废旧的塑料进行加工研发,生产出塑料相框,由于当时国内的木制相框比较流行,塑料相框在价格上没有太多的优势。所以英科相框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状态,但是刘方毅没有放弃,一直坚持环保产品的研发,直到2005年国家对环保的重视,让刘方毅看到了市场的前景,将山东淄博英科框业有限公司改名为英科环保,主要致力于环保产品的开发,公司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状态。
2009年,英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次年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工厂。2013年,刘方毅冲击资本市场,希望将英科环保和英科医疗都推动上市。然后,2013年,英科环保上市折戟,尔后又先后引入了云启资本、华欧创投、德晖资本、白鲸创投和弋盛投资等明星资本。短短4年过后,2017年,英科医疗成功登陆深圳创业板。
疫情下,英科医疗收入和净利润飙升,成为了国内手套行业的绝对龙头,也成为公众聚焦所在。2020年年初,在武汉疫情最严峻的时候,英科医疗每天的一次性手套产量在6000万只左右,其中多一半的手套都在国内销售,部分地解决了医务人员的燃眉之急。然而,刘方毅的远大理想是,问鼎全球手套之王。刘方毅强调,目前公司在全国拥有淄博、青州、淮北、镇江、上海五大生产基地,并在美国、德国、加拿大设立了海外营销中心。在江西九江、安徽安庆、湖南岳阳、河南商丘等生产基地正在布局中。据英科医疗最新财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36.5亿,同比增长52.6%;实现归母净利润69.4亿,同比增长58.8%;每股收益为12.96元。
2021年7月9日,山东英科环保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成为科创板第一家再生资源类上市公司。这是刘方毅创办的第二家上市公司,早在2017年,刘方毅就带领兄弟公司英科医疗率先登陆资本市场。聊起自己创办的第二家公司上市,刘方毅显得很轻松。他表示:未来,英科再生将围绕自身核心优势,以自主创新为驱动,不断提升塑料循环再生技术,矢志成为国际领先的再生塑料专家。
早在海外求学时,刘方毅就看准了再生资源的机会。“我当年学的是芯片方向,可我却对环境保护特别感兴趣。”刘方毅回忆说。留学时,废旧塑料污染严重,白色垃圾随风飞扬,掩埋回收都很困难。“这肯定是要解决的问题,既然别人不干,那我来干。”
终止学业,回国创业,将近5年的时间,刘方毅先后去到日本、韩国、英国、丹麦等国家进行考察调研,并在综合吸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研发,整理出了一套科学、先进、合理的生产设备制造方案及生产技术执行方案。经过多年发展,英科再生已经成长为一家领先且独特的塑料循环再利用全产业链企业,主要从事可再生塑料的回收、再生、利用业务。
招股书显示,英科再生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11.75亿元、12.73亿元、1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754.42万元、9520万元、2.17亿元。报告期各期,英科再生境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2.56%、63.68%和76.88%,对美国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46.46%、33.40%和 36.78%。据最新财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英科再生实现营业收入14.89亿元,同比增长27.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10.02%。
“英科再生的目标是建立全品种可再生塑料回收再生利用体系,涵盖包装塑料、膜类与片材类塑料以及电子产品类塑料等多种塑料的循环再生利用。”刘方毅说,“上市给了我们加速发展的机会,未来几年,英科再生有望再上台阶。”按照计划,上市之后,英科再生将围绕自身核心优势,以自主创新为驱动,不断提升塑料循环再生利用技术,成为国际领先的再生塑料专家。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0月13日,2020-2021年度塑料回收再生“金苹果奖”颁奖典礼,在ChinaReplas2021中国国际塑料循环展开幕式上隆重揭晓。刘方毅荣获塑料回收再生行业年度影响力人物“金苹果奖”。
获奖理由“英科再生是一家塑料循环再生利用的高科技制造商(股票代码688087),创新打通了塑料循环再生利用的全产业链,是将塑料回收再生与时尚消费品完美运用的独创企业。围绕回收、再生、利用三大类核心技术,形成三大类主营业务,覆盖 PS 、PET塑料循环利用的完整纵向产业链,并横向拓展100万吨再生PET,及PE、PP、HDPE等多品种塑料循环利用领域,持续为合作伙伴提供优质的可持续环保再生材料及行业解决方案。
在带领英科医疗登陆创业板4年后,刘方毅先生又带着英科再生于2021年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市值超百亿,是塑料回收再生行业第一股。依靠技术创新,让塑料回收进入现代化、工业化。极大地振奋了塑料再生行业企业家精神,推动了资本市场、投资者关注塑料再生,为塑料回收再生行业构建了独有的用”商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典型案例。”
评委会称,“英科再生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具备每年回收再利用约10万吨PS塑料的能力,帮助全球每年减少20万吨碳排放、节省30万吨原油资源、减少约200万棵树木被砍伐,成立至今已累积减少约250万吨碳排放,节省约375万吨原油资源,减少约2500万棵树木被砍伐。英科将围绕塑料循环再生利用全产业链的优势,以自主创新为驱动,不断研发塑料回收和再生循环技术,为塑料碳循环经济和地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回顾刘方毅的整个创业历程,从两次合作失败再到拥有两家上市公司,他的才能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用刘方毅的话说:我的成功不仅仅是撞上了好运,可能是上天垂怜我的努力,把我付出的努力都还给了我。
随着英科医疗的成功上市,公司借助资本的力量在医疗行业的产业布局便悄然开始,但在2020年之前,能够洞察到英科医疗产业布局的人并不多,即便是在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对这家公司的关注度也不高。直到2020年,疫情暴发之后,英科医疗为全球市场源源不断地提供医疗防护产品。在疫情的驱动下,一次性手套作为关键防疫物资,全球范围内需求激增、供不应求,这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公司在业绩表现、行业地位、市值发展、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英科医疗也积极承担着百强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致力于发展公益事业。刘方毅除了在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上运筹帷幄、驰骋拼搏,他还带领英科医疗把对生命的追求放到更高的境界,那就是对慈善公益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
2018年8月,受台风影响,淮坊青州市各乡镇受灾严重,英科医疗当即采购一批方便面、瓶装水等物资送到基层社区;2019年12月,英科医疗向中国复星公益基金会捐赠价值15万元的200台轮椅,助力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2020年在抗疫期间,英科医疗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向湖北、山东、北京、上海等省市社会各界捐赠手套、口罩、隔离服等防疫物资,其中,分别向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青岛市红十字会等地医院和医疗机构捐赠一次性检查手套300多万只,一次性口罩30多万只以及手术衣等医疗防护用品,累计捐赠物资价值超1000万元;2021年6月,英科医疗向上海安慈公益基金会捐赠手动轮椅2000台、电动轮椅200台,这也是英科医疗第二次向上海安慈公益基金会捐赠。
此外,英科医疗还通过产业帮扶集中采购的形式支持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实现精准扶贫。多年来,英科医疗持续通过产业扶贫的形式帮扶当地贫困村民摆脱贫困,为当地扶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系列公益活动体现了英科医疗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参与慈善精准扶贫的为民意识和责任担当,帮扶困难群众早日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企业力量。
一双双毫不起眼的手套,折射出中国企业家实干创新的精神,彰显着民族企业实力,推动了中国品牌崛起为世界级龙头,也成就了上海企业家刘方毅的创业人生。站在百亿门槛上,成功者的目标往往是千亿甚至是万亿。刘方毅的新目标就是世界手套“王者”。
他的财富故事,或许能给正在努力奋斗的人们带来一些启迪。希望广大创业者,也能从这位大佬的故事中有所领悟,让自己的事业有所增进,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