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对交易实例

2021-12-07 21:36:59

  如何用例子浅显地解释什么是统计套利

  统计套利的浅显例子,原理其实就用下面这张图可以解释:

  老头:走路是随机的(random walk)
小狗:走路也是随机的(random walk)
老头和小狗中间的距离(狗绳):距离一定,具备稳定性

  我们现在把这个场景应用到市场上,以股票为例

  股票A: 价格Random Walk
股票B: 价格Random Walk
股票A和B的差价 (或者其他的linear combination的时间序列) : 具备稳定性

  假设我们现在找到了这样一个股票A和B的序列,他们的差价,经过统计学的cointegration test证明具备稳定性(如adfuller test),我们计算出该时间序列的mean和std, 就可以设定一个稳定阀域,在偏离的时候买入/卖出,等到回归到稳定阀域再平仓。

  举例,过去6个月内,A股票和B股票的价差序列为平稳序列,均值为10,标准差为2,我们设定阀域为1.5个标准差,那么平稳区间就是 7-13 当A-B > 13时,我们买入B, 卖出A, 当A-B<7的时候,我们买入A, 卖出B。等到回归到平稳区间平仓。

  下面的回测是使用600815和601002做的一个配对交易的回测结果。可以看到虽然总收益不算很高,但是beta中性,最大回撤较小。

   完全不懂金融,想学习量化投资需要学习哪些金融科目

   就学金融基础就可以啦。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误区

  误区一:只是供大户专享。不少投资者误认为ETF投资门槛太高,最小申赎单位少则几十万份、多则百万份且一篮子股票的实物申赎方式繁琐复杂,只适于资金量大的投资者参与。其实ETF份额可以像股票一样挂牌交易且免印花税,一手(100份)为起点,资金量小的投资者也完全有能力参与。
误区二:只能在牛市获利。随着ETF应用范围的拓展,很多应用策略是与市场所处的牛熊阶段无关的。例如,有波动即有获利机会的波段操作策略,有价差异动即有获利机会的配对交易策略,又如纳入融资融券标的ETF在市场下跌行情中融券卖空等。
误区三:只用于投机短炒。ETF兼具交易和配置功能。作为指数基金,ETF能完美肩负起中长期指数化投资和组合资产配置的使命,且交易成本和跟踪误差远低于普通开放式指数基金。随着跨境ETF、固定收益ETF、商品ETF乃至ETF等创新产品陆续推出,ETF可提供更加丰富的中长期资产配置解决方案。
误区四:只热衷套利交易。一、二级市场瞬时套利仅是ETF众多应用策略中的一种,且获利空间已很小。除波段操作和资产配置外,日内T+0交易、行业轮动、风格轮动、市场中性、多/空等诸多策略都已应用于实战。即便在套利交易中,多策略事件套利、期现套利、跨市场套利等也不断拓展着ETF的应用边界。
误区五:只认为风险极高。股票ETF近乎满仓运作,净值波动较大。但ETF可被看作众多成分股组成的“超级股票”,相较于单一个股,可充分分散风险,对于资金量小或选股能力较弱的投资者,ETF恰是分散个股非系统性风险的优良工具。
误区六:只盯住高深策略。有的投资者认为ETF交易应用策略越复杂,交易系统越尖端,交易频次越高,则获利概率越高,收益越高。但实践证明,ETF交易策略复杂程度、交易频率与收益率并不一定成正比。实战中,普通投资者亦有很多机会通过分析简单的技术指标,甚至利用简单的定投策略获取满意的回报。
误区七:份额变化常看错。有投资者在发行期认购了ETF后很容易看错ETF的份额变化,觉得自己认购的ETF规模怎么突然大幅缩水。其实,ETF成立时的份额和它运作后公告的份额是不同的。每一只ETF在成立、建仓完成之后,正式上市之前,都要进行“份额折算”,以使ETF的净值和它跟踪的指数建立一个比较直观的联系,方便上市后投资人的投资。以上证中小盘ETF为例,该ETF根据2011年3月11日的上证中小盘指数收盘值3683.60点,对基金份额按0.27331199的比例进行了缩减,折算前每单位基金净值为1.007元,折算后每单位净值提升为3.684元,基金份额按以上比例缩减。当然,也有反方向的份额变化。比如,一些ETF本来是将份额按照指数的千分之一进行折算;上市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拆分,将份额按照指数的万分之一进行折算,这样份额会增加10倍,基金单位净值则直接变成几毛钱。因此,投资者在看ETF份额时,需要看清楚其是否进行了份额折算或拆分;份额的变化会导致单位净值的变化,以及ETF单位净值和其跟踪指数的关系的变化。

下一篇:众生药业股票股吧东方财富
上一篇:股票如何看懂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