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投行职级划分
证券公司的职位有哪些
在某大券商工作,给你说说吧:
总部:投资银行部,保荐人,辅助发行承销人员(主要是律师、注册会计师等)
自营业务部,理财人员,这个要求复杂了,经验学历都重要哦
稽核部(或合规部),合规稽核人员,法律或财会高等学历
经纪业务部,要求复杂,包括总部面对营业部各类对口人员。
固定收益部(有的专门设立,实际上是可以归资产管理),同自营要求。
资产管理部,同自营部要求。
办公室、机构销售部、秘书处、零售业务部等。。。。。。
营业部:前台,营销人员,包括营销经理、团队长及营销员
中台,客户服务部,包括客户经理和咨询经理和投资顾问。
后台,柜台--柜员,电脑部---电脑经理、电脑助理,财务---财务经理、出纳,办公室。
部分公司还包括研究所(有的券商研究所是独立公司),属于总部,要求研究人员,基本是行业内研究院跳槽以及各大名校研究生以上毕业生。
==============================================
这是我在其他问题中的回答。如果只是喜欢投资,那么你最好的去处是总部自营或者资产管理,但是要求你学历至少是名校硕士,大学就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5门,最好CFA过初级。
否则,可以考虑营业部投资顾问,本科,考过证券从业资格至少两门。
最后提醒一下这位小伙伴:国内找职位不仅仅靠学历,还靠关系,中国特色,你是聪明人,你懂的!!! 投行的董事总经理是什么概念
这是国内投行的叫法。就相当于投行部的老大。往下的级别依次是:执行董事(ED)--一般是各分部的老大,董事(D),副董事(VP),高级经理(Senior),项目经理(Associate)和刚入职的(Analyst)。投行之间可能有差异,基本上就是这样的等级。这里的董事不同于公司里的董事会里的董事,只是一种职称。 投行的MD,ED,都指的是什么呀,对应什么级别
MD-Managing Director 董事总经理
ED-Executive Director 执行董事 投行和商行的 VP 或者 SVP 算什么级别的 title
首先,商行的完全不一样,这个我就不了解 说说投资银行。前几天看到这个问题,问了一圈投行和基金的朋友,每个地方分级是不一样的,相比较大型投行会级别比较分明一些,精品投行(Boutique 稍微不是那么明显一些),主要体现在前中后台上。 以下投资银行主要是以欧洲,美国和香港为标准,国内分的比较乱。 先回答你为什么会觉得VP会比较多,你见到的应该是Front Desk的VP,而且很可能是Sales&Trading中的Sales Dpt或者是IBD的。因为VP LEVEL是需要直接出去对接客户或者项目,所以你会见到的比较多一些,就我遇到的VP来说主要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不论任何类型)之后具备专业技能的执行力人才,虽然很多VP会自嘲,但是我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 @李楠,GS是在全球有10,000VP/ED,2000+ MD & Par,我刚刚发过邮件给在GS的朋友核实过了。 下面回答下比较详细的不同Level,这里比较侧重Front Desk, Middle Desk / Back office - Desk会不太一样,但是follow up的是同样的进阶位置。有时候Middle 和Back的人会选择跳槽到front的,会让这个不太一样。另外,这个分级是站在Sale Side角度上, Buy side又不太一样,更扁平一点,我晚点说Buy side。同时这里说的Buy Side会说我知道的两种,一种是Pure Trading / Hedge Fund / Prop Trading Desk , 一种是VC/PE level,实际情况看情况为准,因为各个公司分级是具体公司定的,尤其是Firm / Fund / Boutique Business Analyst: 分析师主要是负责例如行业调查,报告等等等等 Associate:第一轮接触,处理,分析 VP/ED:VP for internal , ED for external,其实这个级别能力级别比较强,有较强的执行力,主要在于技能和执行力上,有一定独立项目带领分析能力。 MD Level:VP上来是MD Level, MD级别更偏重管理,风险把控,大级别项目。 Par:合伙人级别,现在的大投行里面因为是上市公司,所以Par荣耀意义比较大 Core-Management Level:这个是牵涉到管理上,需要有专业技能,同时是管理任务类型,各种O,分管各种不同的部门。 Head级别:这个是看各个公司情况而定。有的部门喜欢叫Head of ……之类的。 另外,JPM-Chase中的Chase 是商业银行部门- comm-bank, 又不太一样,里面的VP我不是特别清楚 VC PE - Buy side分的稍微乱一些,但是具体其实和上面差不多,但是因为Buy-Side有些扁平,所以有可能会这样分: Associate : 一个-2个,有时候是兼任分析工作有时候就做辅助(在有分析师部门或者团队情况下) VP :负责项目对接,汇报,评估等等等等 MD:职位和面所说的一样。 Par:Buy-side的Par就不太一样了,两种不同的:Managing Partner,这个很多都是后期找来具有专业技能的;有Par会专门负责IR的,另外还有就是Co-founder / Partner,这个一般都是创始人,是专门带大的项目,大客户和大资金进来的。所以有人说其实Buy-side最强和最重要的是Par级别的,就是这个原因。还有的Par是有内部管理专业技能,或者是带技术进来的。 有的PE-VC会不分的这么细,或者是专门有一个分析部门。有的PE-VC,大一点的分的更细,会在asso之后再加Senior,VP后面加Director, ED, MD看各个公司需要。 关于是否烂大街,我个人认为:不 原因是因为体量问题。IB, Fund这种类型我们自己的定位是Pro-services,尤其是基金,人数不会很多,管理的资金量比较大,所以出去对接项目的人其实对接的资源是比较多的,而且对于技能要求比较高。很多其实都是有些行业内部原来就是管理人员级别的,出去对接的也是副总,董事长,总监级别的人,所以用VP的title对接出去是正常的,从上面的流程你也可以看到其实VP在往上对接,除了大的Par比较难,MD级别还是能对接到的。大家是小团体快干活的模式,跟大企业不同。 这种问题上我不喜欢看抬头,喜欢看个人技能层面,背景和价值,所以我觉得大部分我认识的VP级别的还是可以的 另外VP有的时候自己觉得烂大街的原因是在于Buy-side中很多关键资源是Par带来的,作为执行方的VP有时候会觉得不太重要。但是我认识的大多数VP职业技术职能还是可以的。 另外,Buy-side有时候不需要像Sell-side那样,所以对表面要求其实会低一些,你专业技能特别强就可以。 Hedge Fund / Prop desk / Trading desk 又不太一样。整个公司结构又是一套。 职等职级表
股改的全称叫:股权分置改革。未股改也就是没有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
股改说白了,就是政府将以前不可以上市流通的国有股(还包括其他各种形式不能流通的股票)拿到市场上流通,以前不叫股权分置改革,以前叫国有股减持,现在重新包装了一下,再次推出。内地沪深两个交易所2.45万亿元市值中,现在可流通的股票市值只有8300亿元,国有股等不可流通的股票市值达1.62万亿元。如果国有股等获得了流通权,沪深两个交易所可流通的股票一下子多出两倍,市场只可能向一个方向前进,那就是下跌。如果再考虑到国有股基本是一元一股获得,而流通股大都是几倍、十几倍的溢价购得,那流通股股东在国有股减持中所蒙受的损失也就很容易看清了。 薪酬体系中职位级别GM、M、P分别代表什么
这应该是职级划分的方式
总体来说分为p级与m级
p级代表执行层,也就是员工
m及代表管理层;gm代表管理高层【如高级总监】。
薪酬方面:
每个职级应该都分为多个档位,如p1可能工资分为12档(大体如是),分别是1-12k;p2分为12档,分别是3-15k。薪酬也会出现倒挂的情况,如职级为p1,但是薪酬 是14k,那就会出现职级晋升为p2,但薪酬不调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