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商协会试点开展社会责任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业务

2021-11-12 23:10:01

  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协会)发布《关于试点开展社会责任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业务的问答》,推出社会责任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针对境外发行人开展业务试点。11月12日,有限公司披露发行文件,拟发行可持续发展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支持气候行动、健康福祉、社会平等、体面工作、清洁饮水等可持续发展目标,受益人群包括老年人群、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不高人群、待就业人群等。

  据了解,在国际上,绿色债券(Green bond)、社会责任债券(Social bond)、可持续发展债券(Sustainability bond)一般被统称为GSS债券。近年来,为应对环境和社会挑战,GSS债券在全球迅猛发展。2020年,三类债券分别发行2454亿美元、1182亿美元、994亿美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2.6倍、42.5倍、21.8倍。

  对于上述三类债券有何区别和联系,联合赤道副总裁兼绿色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刘景允表示,从资金用途上,绿色债券要求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项目,社会债券要求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社会效益的社会项目,可持续发展债券要求募集资金同时投向绿色项目和社会项目,或投向于同时具备环境和社会双重效益的项目。从实现效益上,绿色债券重点关注募投项目是否有利于改善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社会责任债券更加关注于能否帮助受益人群解决特定困难或增加社会效益,而可持续发展债券则同时兼顾两类效益。

  协会表示,此次社会责任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业务试点,是协会循序渐进推动金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试点方案对标GSS债券国际标准,采用国际通行的“四大支柱”核心机制(即募集资金使用、项目评估和遴选、募集资金管理、信息披露),并引入外部评估认证机制和“框架发行”机制,确保募集资金全部用于社会责任项目(例如医疗健康、农业农村和粮食安全、教育和就业、饮水和卫生设施、普惠基础设施、防灾救灾等)和绿色项目。发行人可以借助社会责任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高标准、实质性地支持环境和社会目标。

  记者了解到,上述提及的框架发行机制,是在国际GSS债券发行实践中的主流模式。发行人就GSS债券制定一个统一框架(Framework),聘请外部评估机构就该框架出具评估意见,该框架和评估意见可用于发行人在全球各市场发债中使用。

  北京一债券专业人士对记者解释,“框架发行”有三个优势:一是允许GSS债券发行人提前确定项目遴选标准和流程,并在发行后按照相关标准和流程遴选具体项目,项目遴选和募集资金分配更加灵活;二是发行人制定统一、广泛适用的GSS框架,实际上是一种对外宣誓,通常是审慎且高标准的,便于市场监督的;三是无需每次发债都重新开展外部评估,可节省评估费用。当然,“框架发行”也对发行人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声誉约束、治理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

  作为国内市场试点发行首单可持续发展债券的发行人,的执行董事、财务总监王明哲对记者表示,此次可持续发展债券,募集资金拟用于支持污水处理、智能公交、新能源车采购、健康养老等项目,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发行社会责任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是企业践行责任投资的重要实践,可吸引更多重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者关注,有助于企业把握业务机遇,在提升企业社会声誉的同时,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此外,为循序渐进引入社会责任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试点阶段,境外机构(包括外国政府类机构、国际开发机构、境外非金融企业)可试点发行两类债券。

下一篇:高毅三员大将罕见“同框调研”私募大佬重仓持有什么行业这么“吃
上一篇:上交所:坚守科创板板块定位鼓励和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