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重指标分值设定
什么叫权重评分
权重的引入是为了设置不同对象在总额中的占比,与直接设置占比起到的结果是完全相同的,但比直接用占比的方式更加便利和灵活。
设置权重后,对象在总额中的占比=本对象权重/所有对象权重的合计。
例如:
对象 A,B,C
权重:相当于占比
A 5 5/8=62.5%
B 2 2/8=25%
C 1 1/8=12.5%
这样设置最大的好处是变更权重或增加对象时非常灵活,同时只要关注变更或增加对象的权重,而不需要去同时关心或调整其他对象的权重,未调整的对象之间仍然保持原有的对比关系。 如何设定指标权重
考核指标权重的分配,大都是凭人为经验判定,但也不能随意拍脑袋,通常也得遵循一般的规律和原则:
1、一般一个岗位的考核指标有5~8个,而每一指标的权重一般设定在5~30%之间,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如果某个指标的权重太高,可能会使员工只关注高权重指标而忽略其它,而如果权重过低,则引不起他的足够重视而放弃这个指标,这个指标就没有意义了。
2、越是高层的岗位,他所承担的财务性经营指标和业绩指标的权重就越大;越是低层的岗位,所承担的流程类指标的权重就越小,而工作结果类指标的权重越大。
3、对于多数岗位来说,根据指标“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先定量后定性”的制订原则,一般优先设定定量类指标权重,而且定量类指标总权重要大于定性类指标权重。
4、根据20/80法则,通常最重要的指标往往只有那么两三个,如果有1个,那么其权重一般要超60%;如果有2个,那么一般每个指标权重都在30%以上;如果有3个,那么每个指标权重一般在20%以上。
5、为了便于计算和比较,指标权重一般都为5%的倍数,最小为5%,太小就无意义了。设立指标权重的方法有“简单排序编码法(人为赋编码值,过于简单主观)、倍数环比法(需要有
历史数据的支撑)、优序对比法(比较实用)、层次分析法(太过复杂)”等,根据我们的实操经验,我们用得最多的是采用德尔菲法和两两对比法结合的方式来确定指标权重。具体操作时我们会请该岗位的任职者、上下游同事代表、直属上司、部门负责人、HR和公司绩效委员会成员代表组成专家组,按如下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先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排序,得出票数最高的指标排序组合方式即为指标的重要程度最终次序。重要程度越高,排在越前面,权重相应就越大,反之亦然。
第二步,根据指标权重的设置原则,由专家组成员对各指标所占权重进行设定,然后由HR进行
汇总平均并将该结果反馈给各“专家”,然后,专家根据这一反馈结果,对各自设定的指标权重进行调整,最后由HR负责汇总平均(取整数),即为最终的指标权重。这其中,HR会尽量收集更多的历史数据和组织战略目标要求供“专家”借鉴参考,并在评定前对专家进行“权重设置的普遍规律和原则”的相关培训。
因此,即使是人为凭经验确定指标权重,也要有所根据和规律,由跟被考核岗位密切相关的多人进行综合评议决定,而不是交给一个人随意拍脑袋。 绩效考核:请问当中的权重,目标值,实际值,评价结果是怎么设置的这当中
很多方法。
1、划区间,如目标值100%,你可以设置考核办法为:实际值低于90%,扣绩效分值的**分,实际值大于90%低于100%,扣绩效分值的**分。
2、设公式,如目标值100%,考核办法为:实际值/目标值*绩效分值
3、分等级,如目标值100%,考核办法为:大于95%绩效值为优,低于85%为差,在此区间内,为一般。
总之,在设定KPI时,要同时明确考核办法。 指标分级及权重分配
作为初期或者发展之中的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活动,无论是服务的条件,还是服务的数量、质量均是需要大力改善的活动。在地质资料的社会化应用不是很广,大众对地质工作缺少了解,对现存地质资料应用受限较多的形势下,无需提出鼓励哪一部分的进步,而是需要全面推进地质资料表达方式的科普化、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宣传内容的丰富多彩化,以引起广大社会公众的重视和了解。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将三个一级指标的分数均设定为300分。同时,为体现各二级指标的权重,项目组于2008年度采取了专家打分、客观评述确定相结合的办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表6-1)。
本指标体系经过了多轮的讨论和征求意见,每个部分的分值或者权重的确定,主要考虑了如下几个因素:
(1)均衡测评,不侧重哪一个方面,先做实验性考核,成熟后再调整各部分的分值。
(2)体系本身还有调整的余地,尤其是测评部分,有的还不是很明确,需要在试评过程中加以认可和调整。
(3)根据工作需要,引导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工作重点的转移,年度间可以调整各部分权重和相应的分值。
表6-1 地质调查数据资料社会化服务评估标准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备注:参照《档案馆建设标准》(建标103-2008),二类省级馆馆藏在70~90万卷的库房、对外服务用房、办公用房、业务用房、附属用房合计17200~20900平方米,目前全国地质资料馆只有10万卷,省馆多在数千卷至万卷之间,建筑面积的参考数在1/10以下。考虑到地质资料包括很多图件,取上限进行考核。全国和大区级馆藏机构建设面积1000~2000平方米;省级馆藏机构担负着国土资源厅赋予的其他职责,建筑面积要适当放大,为800~1000平方米。
考虑到大区、全国馆均挂靠单位合署办公,办公及附属用房适当,面积缩减,分别定为50~150平方米;省馆180平方米。
涉及库存股如何做账?
⑴库存股,是指由公司购回而没有注销、并由该公司持有的已发行股份。库存股在回购后并不注销,而由公司自己持有。企业应设置“库存股”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收购、转让或注销的本公司股份金额。
⑵库存股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企业为减少注册资本而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②企业为奖励本公司职工而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做备查登记。
③企业将收购的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属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如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根据职工获取奖励股份的实际情况确定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奖励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④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有异议而要求企业收购本公司股份的,企业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⑤转让库存股,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转让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为借方差额的,借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应借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⑥注销库存股,应按股票面值和注销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借记“股本”科目,按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应借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⑶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尚未转让或注销的本公司股份金额。 通达信 修改为选股公式
VAR1:=(C-REF(C,1))/REF(C,1);
VAR2:=(INDEXC-REF(INDEXC,1))/REF(INDEXC,1);
个股:=EMA(SUM(VAR1,20),5);
大盘:=EMA(SUM(VAR2,20),5);
领涨:=(个股-大盘)>=0;
VAR3:=(C-LLV(L,125))/(HHV(H,125)-LLV(L,125))*100;
VAR4:=SMA(VAR3,72,1);
VAR5:=SMA(VAR4,34,1);
中线;
中线趋势升:=(中线趋势-REF(中线;
均五升:=(MA(C,5)-REF(MA(C,5),1))>=0;
均十升:=(MA(C,10)-REF(MA(C,10),1))>=0;
强势:=IF(均五升 AND 均十升 AND 中线趋势升 AND 领涨,10,0),COLORRED;
VAR6:=(2*C+H+L)/4;
VAR7:=LLV(L,27);
VAR8:=HHV(H,27);
操作:=EMA((VAR6-VAR7)/(VAR8-VAR7)*100,13)-50,LINETHICK1,COLORYELLOW;
趋势:=EMA(0.618*REF(操作,1)+0.382*操作,3),COLORGREEN,LINETHICK1;
运动:=IF(操作>=趋势 AND 均五升 AND 均十升 AND 中线趋势升 AND 趋势<0,1,0);
买进:=IF(运动=1 AND COUNT(运动=1,5)=1,8,0),COLORGREEN,LINETHICK1;
BIAS1:=(C-MA(C,6))/MA(C,6)*100;
BIAS2:=(C-MA(C,12))/MA(C,12)*100;
BIAS3:=(C-MA(C,24))/MA(C,24)*100;
BIAS:=(BIAS1+2*BIAS2+3*BIAS3)/6;
乖离:=MA(BIAS,3);
XG:买进=8 AND COUNT(乖离<-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