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PO询价制度调整初见成效
发行市盈率为20.29倍,较网下投资者报价“四数孰低值”上浮0.08元,卖方博弈力量有所强化。后续3单买方内部博弈持续增强,报价中枢有所上升。
从投资者入围的情况看,4单项目入围比例31%~87%,较规则调整前有所下降,买方内部博弈加强。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中,其报价集中于7.14元、7.15元的配售对象占比约25%,因报价低于发行价而未入围,而报价入围的配售对象获配新股的数量大幅提升,进而使得后续3单项目买方内部博弈进一步强化,报价进一步分散。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这次询价制度调整初见成效,是进一步深化注册制改革循序渐进改革路径的良好示范,加大了买卖双方的激励和约束,给了更多的市场选择空间。其中,将高价剔除比例由“不低于10%”调整为“不超过3%”,在实践中,规则调整后4单项目高价剔除比例均为不低于1%,有利于缓解投资者自主报价被剔除的心理顾虑,引导其独立研究、自主参与;取消定价突破“四数孰低值”时需延迟发行的要求,有效扩大了发行人的定价决策空间,有利于促使买卖双方博弈回归均衡。同时,网下投资者入围比例降低,也打破了市场既有的买方报价联盟,有利于强化买方内部博弈。
事实上,询价机制作为注册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备受市场关注。当前的市场环境显示为卖方机构的定价能力、买方机构的独立研究能力都有待提升,市场博弈过程中机构们的声誉评价体系也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注册制改革下的询价制度也必须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源源不断地提供建设“有效市场”的制度供给,才能牢牢遵循将定价权交给市场的原则。此外,在完善基础制度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自律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