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压能力,是优秀基金经理的特质
我的长期业绩一直比较稳定,投资这条路也算走得比较稳。A股的风格主要分为两个阶段,2009到2015年是小股票逻辑,2016年之后是大股票逻辑。适合2016年以后市场的,相当一部分就不适合2016年之前的市场。但我自己由于不是偏相对收益的风格,一直围绕低估值来做,组合也不是所有股票都逆向,一条路走到黑的那种。
我的投资框架,在极致的市场风格中,表现不一定会很好,通常震荡市比较适合我。我控制回撤的能力比较强,长期复合收益率还不错。回撤对复合收益率影响很大,即便一年赚了50%,第二年亏个20%,收益率也不是很好。
让我比较刻骨铭心的是2015年股灾,那时候我管理了几十亿的组合,在市场上算管理规模比较大的基金经理,收益率也从那一年最高点的100%,回撤了30%以上。股灾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是一次新事物,对我同样如此。我记得有一天,一个研究员来给我路演,我就盯着屏幕看着市场下跌。那个研究员的嘴巴一直在动,但我的脑袋是空的。当时我管理的产品,前一天就亏了几个亿,那时候压力很大,非常刻骨铭心。
我觉得投资要有点阿Q精神,保持平常心。我发现优秀的基金经理有一个很重要特质,就是抗压能力比别人强。如果抗压能力不行,很容易风格漂移。一条路坚持走下去,才能证明是不是对的。如果一发生不顺,就很容易去改变,到最后也不知道什么适合自己了。
投资的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是一个基金经理最重要的事情。这里面的度又很难把握,你不坚持,就找不到这条路,你太有执念,也容易被淘汰。
我的同事包括过去的领导,都认为我这个人比较稳,干什么事情不激进。我不是很狂热,但也不冷漠。
我性格中也喜欢捡便宜货,比如说吃麦当劳,看到套餐更划算,我就会为了便宜几块钱点套餐,而不是单点自己想吃的。套餐里面可能有三个品种,其中只有两个是自己要吃的,但我为了便宜还是会点。
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不知道自己不做投资还能干什么。如果有一天,证券市场关闭了,我再去考虑这个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