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信系统落马领导干部增至15人
据统计,继去年4月2日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陈鹏接受审查调查后,安徽农信系统多名干部落马,目前人数已扩大至15人。其中包括省联社原高管3人,以及凤台、安庆、金寨等多地农商行高管。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安徽省已有9家农商行提交了定增申请。其中部分农商行发布的拟认购对象中,出现了地方国资的身影。此外,反腐工作传来新进展的同时,2021年安徽省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发行计划近日也已出炉。此次专项债拟发行规模为30亿元,募集资金拟用于4家地方农商银行补充资本金。
有一类金融机构名称中没有“银行”二字,却从事着与银行一样的工作,更是服务农村的金融主力军,那便是农村信用社。2020年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因成为当年的金融反腐风暴中心而备受外界关注。其中安徽省联社3人被查,落马人数排在前列。
按照中纪委监委网站公告的时间顺序看,安徽省联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陈鹏最早落马,于2020年4月2日被通报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0年11月13日,陈鹏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通报显示,陈鹏“擅权妄为、大搞权钱交易;肆意践踏组织原则,毒化单位政治生态;顶风违纪,严重违反党的多项纪律,构成职务违法,涉嫌受贿犯罪,数额特别巨大,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
2020年12月21日,陈鹏涉嫌受贿案一审公开开庭审理。检察机关指控,2001年至2020年期间,陈鹏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推销保险业务、工程承揽、项目贷款、供应药品、人事调整等方面谋取利益或不正当利益,多次直接或与他人共同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7858.98万元。据悉,其中仅收受华夏保险总经理邓某某一人的贿赂就超过6000万元,成为该省近年来查处的省管干部案件中涉嫌受贿金额最高的一例。
原“一把手”被查后,2020年6月19日,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委员汪侠也很快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0年11月20日,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委员、副主任孙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值得注意的是,汪侠此前曾在阜阳颍东农商行任职。而在汪侠落马之后,2020年11月27日,安徽省纪检监察网披露消息显示,阜阳颍东农商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代伟,原副行长张建军双双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和汪侠一样,上述二人的审查消息的发布机构均是安庆市纪委监委。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披露的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至2017年,时任阜阳颍东农商行董事长汪侠伙同几名下属,在颍东农商行增资扩股时,3次借用企业资质从颍东农商行贷款1亿多元,转过头来再购买颍东农商行的股权,靠行吃行,空手套白狼,仅其一人就涉嫌非法获利上千万元。
很明显,针对安徽农信系统的腐败窝案,一场金融反腐风暴已然掀起。据统计,2020年以来,蚌埠农商行、怀远农商行、凤台农商行、安庆农商行、金寨农商行、颍东农商行等6家银行共9名高管被查。其中上述6家农商行的董事长也无一幸免。这一波反腐败行动可谓声势巨大。
据统计,2020年以来安徽农信系统已有13名领导干部落马。加上2019年9月被查的淮南淮河农商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宫保栋,以及2019年10月主动回国投案的桐城市农商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绍云,截至目前,安徽省农信系统被查高管已达15人。
此外,资料显示,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查处一系列腐败案件后,从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入手开展专项整治,2020年累计调整农商行“一把手”25人,推动纪委书记异地交流任职16人,1名农商行董事长和1名行长因缺乏责任担当被免职。
“这些案件的一大特点,就是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文章中安徽省纪委监委办案人员透露,根据已查明的情况,该省农信系统被查处的领导干部中,有7人涉嫌贪腐金额超过了1500万元,其他被查高管也都达数百万元。
文章还指出,腐败高发还和一些银行高管片面强调经济属性而忽略政治属性有关。据了解,安徽省绝大多数农商行由民间资本控股,一些民间资本入股动机就是“要钱要权”,谋求高分红、巨额贷款,甚至隐形控股或结成一致行动人谋求控制权,少数农商行高管还与大股东内外勾结,造成了风险隐患。
记者注意到,2021年以来,安徽省已有9家农商行提交了定增申请,分别为霍山农商行、含山农商行、叶集农商行、颍上农商行、怀宁农商行、淮河农商行、凤台农商行、枞阳农商行以及望江农商行。其中部分农商行发布的拟认购对象中,出现了地方国资的身影。
如9月17日发布的安徽望江农商行定向发行说明书显示,此次发行为确定发行对象的股票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4亿元。此次发行对象为望江县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望江经济开发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望江县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3家公司均是国资企业。此外,枞阳农商行的已确定发行对象中,也有2家国资背景的企业。
监管层也关注到发行对象为国资企业的情况。证监会在对上述2家农商行的反馈意见中,均提及此次定向发行涉及的必要的国资审批程序问题。证监会指出,枞阳农商行的发行对象认购股份后,合计持股19.95%,将成为申请人并列第一大股东,并要求该行补充说明“上述2名发行对象是否构成一致行动关系”等问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从案发情况看,农信社领导岗位的腐败问题多发生于信贷审批、人事调整等环节。据安徽省纪委监委第九纪检监察室副主任李晓东介绍,被查对象与不法商人内外勾结,利用手中权力,通过违法放贷、挪用资金、违规开具金融票证等手段,使大量资金违规流入“两高一剩”和房地产等国家限控行业、股市甚至根本不具备偿还能力的“空壳公司”。
这给当地营商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也给相关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埋下风险隐患。梳理以上农商行的定增申请书可看到,部分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存在不符合监管要求的情况。且9家农商行的不良率大都高于2021年二季度农商行整体不良率水平(3.58%)。
具体来看,颍上农商行、含山农商行、叶集农商行、霍山农商行、凤台农商行、淮河农商行的最新不良率分别为4.59%、2.57%、2.28%、3.35%、5.53%、7.23%。而近期提交定增申请的枞阳农商行、望江农商行不良率分别达到了8.91%、6.08%。
从应对风险角度看,在处置省农商行系统腐败案件时,查办案件需要和处置金融风险同步做好统筹衔接工作。2020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通过专项债补充银行资本金,允许地方政府通过认购可转债等方式,探索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的相关路径。9月22日,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了2021年安徽省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一期)发行文件。此次专项债拟发行规模为30亿元,募集资金拟用于4家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4家银行均为农商行,分别是怀远农商行、淮河农商行、枞阳农商行和安庆农商行。
其中3家银行将通过转股协议存款方式注资,该笔存款在满足转股条件时可转为普通股。行业人士指出,专项债补充了中小银行核心资本,将有利于提高银行支持地方经济的能力,深化中小银行改革。上述补血效果究竟如何?安徽农信系统的金融反腐风暴又将何时结束?记者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