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中国船舶业如何应用大模型?智能船舶的终点不是无人驾驶

2023-07-07 11:53:07

  由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牵头编制的《智能船舶发展白皮书——远洋船舶篇》正式发布。智能船舶定义方面,白皮书指出,是综合运用感知、通信、控制、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具备对复杂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自主感知、智能决策、多等级自动控制能力;比传统船舶更加安全、经济、环保、高效的新一代船舶。;自主决策系统可以放在岸基,以减少游艇上的设备系统的部分;此外,所有的智能系统需要高度集成,尽量减小设备的尺寸和重量;最后,游艇将实现完全自主的L5级别。而对于近海或者沿海航程长一点的智能游艇,未来将设计为混合动力、卫星+5g通信、船基自主决策、模块化集成、并实现高度自主L4级别。

  严新平在论坛上表示,有三个方面非常重要,一个是如何深化智能水平和智能等级;第二是如何把人工智能里最前沿的技术跟航运、船舶的功能进行结合;第三是无论是航运智能系统还是船舶的智能系统,系统本身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力的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其中,严新平提及,未来在新技术应用的方面上,可以考虑分场景、分船型和分工况来细化各种智能系统的适用范围,应用云计算等算力手段,研发船用的控制单元,每个控制器来助力智能等级的提升,逐步完善设备的智能标准和协议,逐层构建传感设备链接的可拓展性,实现智能技术由增强和辅助的赋能阶段向替代一些能源和船员的自主阶段进行研究。

  ChatGPT的出现推动了各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在大模型大热的背景下,船舶行业如何把握高新前沿技术的机会?

  “短期内元宇宙、ChatGPT等技术可能还不太会应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部专务王玮在WAIC现场接受

  大模型与船舶领域结合的趋势方面,严新平在论坛上指出,如何开展以水务交通场景为背景,进行参数微调、知识拼接,多模态的专项研究工作,从而真正研究航运业所需要的综合大模型,使其在融合船舶导航、驾驶操控、人机诊断、能效管理和应急措施方面专业知识的同时,构造出可配置以及高度拟人化的产品,起到对话响应、模态分析、预警提示等智能应用。

  “未来,具备行业特征的大模型应用将大有可为。”严新平表示,具备船舶、航运行业特征的“ChatGPT”,可以在新一代航运系统的技术体系中逐步承担包括专业知识查询、驾驶培训场景的拟人交互、航行辅助场景中的瞭望提醒、船舶远程场景中的船和船之间的沟通等功能。在不大幅度增加设备投入的前提下,“ChatGPT”的应用或将显著提升培训的效率、降低船员的值班压力,从而进一步提升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严新平进一步表示,在船舶的测试能力建设方面,可以基于大模型的系统工程,来研发嵌入式智能系统,选取代表性的船型、公开数据、对比数据、验证数据,打造船舶设计、制造、总装、测试、试验、运营全功能的测试能力。同时也呼吁国内很多测试场,相互之间建立更多的互动,把不同的大模型在不同的场景上进行对标和验证,帮助测试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为将来智能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的验证奠定很好的基础。

下一篇:今年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预计将超过1150亿元
上一篇:男子迷奸多名女子后查法律后果 让对方喝下“问题饮料”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