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圈子”也有提升经济效率的一面?

2023-07-05 06:24:21

  很容易在“圈子”里传播,从而影响今后其他人为他提供帮助的机会。

  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城乡二元经济特征显著的发展中国家,陌生人之间签订正式契约所需的法治环境和契约精神都不成熟,“圈子”的作用就显得更重要了。比方说,农民要进城务工,但如果单枪匹马进入城市,则面临着“人生地不熟”的困境:既不熟悉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也不了解工作岗位的信息,而且如果遇到求职不顺利或者其他不确定的事件,也因为缺乏相应的借贷和保险机制而求助无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由亲戚、朋友、老乡等熟人关系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圈子”的帮助。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早期,不仅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得益于“圈子”的帮助,而且企业家创业也从“圈子”文化中获益匪浅。企业家创新创业,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对于企业家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无非是两个:

  当支撑现代市场经济的正式规则没有完善,特别是在正式金融市场付之阙如的条件下,基于血缘、地缘等强关系的“关系”网络,对于缓解企业家创业创新所面临的信贷约束和分摊风险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在浙闽粤等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合会”“标会”“抬会”等基于亲戚、邻居、朋友等熟人“圈子”的民间金融发家致富,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早期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

  当然,“关系”或者“圈子”的那些负面效应也是不可避免的:“圈子”将整个社会分割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小世界,信息和机会都在这些小圈子里流动,于是整个市场的交易成本就很容易居高不下。

  因此,一个不难理解的结论是:在一个后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中,当市场化程度较低、支撑市场经济的正式规范较为薄弱的时候,基于个人身份的“圈子”作为正式规则的补充,能够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交易成本,从而增加经济交易的机会,推动经济效率提升;而当市场化程度较高、正式规则较为健全的时候,“关系”这种强纽带对于经济绩效的负面影响就会逐渐提高。相关的经验研究也为这一结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下一篇:观察|手机行业陷创新困境,荣耀号召向苹果发起挑战,靠AI有戏吗
上一篇:雨天女子欲跳楼嫌雨大向警察借雨衣 披上身后准备继续跳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