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电动船舶产业破浪前行——打造“绿”引擎 驶向新“蓝”海

2023-06-15 13:09:28

  近年来,依托船舶工业基础、全球最大的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及省内沿海、江河、内湖的多样化应用场景,加之政策引导,我市电动船舶产业发展迅速。

  日前,省工信厅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推进电动福建建设的实施意见》,将推动电动船舶全产业链发展作为电动福建建设的重要抓手。叠加电动宁德政策,锚定努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电动船舶生产基地的目标,我市电动船舶产业迎来发展新契机。

  智造成果不断落地

  6月5日上午9时,伴随清脆的汽笛声,武夷2号电动货船从南平港延平新城港区洋坑码头离港,驶往福州港闽江口内港区青州作业区。

  这是我省首制的内河集散两用增程式电动货船。

  踏上甲板,听不到传统柴油发动机轰隆作响,亦没有老式货船的尾气排放,伴着青山绿水,只有螺旋桨推进的潺潺水声。舒适度相比传统油船提升了许多。船长欧启斌感叹道。

  当天,船上2个外贸集装箱装载着的当地竹木制品直抵福州港,后将转运出口欧洲;携带的17个空箱也将在福州港满载建材、玉米等原材料供给闽北相关产业。

  去年12月18日,闽江干流复航,闽北航运开启了通江达海新时代。武夷2号往返南平福州成了常态。

  周一从南平出发,周三从福州返航。运营方南平闽江航运公司总经理贾春永介绍说。

  作为福建电动货船的开端力作,武夷2号凝聚许多宁德智造的前沿技术。由省船舶集团权属福宁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承建,搭载宁德时代1540千瓦时锂电池组和两台250千瓦发电机组,配备了中船集团旗下无锡赛思亿S-Renewable新能源动力推进系统。

  所谓增程式,即正常航行状态下优先使用锂电池组作为主要动力源,当电池电量低时由柴油发电机组自动启动供电。设计方、福船研究院总经理官良清告诉

  电动货船在节约燃油成本、减排降碳方面优势明显。成本减少了30%,减少碳排放50%,这还是在眼下充电设施不完善,全程使用发电机组供电的情况下。

  畅游文旅航道,电动船舶也已启航。

  华灯初上,近百名游客在福州台江码头登上闽江之星号。茉莉花式通透顶棚和大面积甲板,让闽江之星成为网红。

  作为我省首艘电动高端内河游船,闽江之星2020年10月投运。迄今,运营720航次,累计接待游客10.74万人。

  闽江之星的绿动能同样来自宁德时代。在船长达40米、船宽达10米的大尺寸下,依然有良好的操控性能。运营方福建八方海上客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清说。

  老式柴油机轮,声音和气味,游客很难接受的。而电动游船不仅造型新颖、运行成本低,最重要的是震动小、无噪音、无气味,加上续航足以应付河流湖泊的定点线路,适用于旅游项目。陈清表示。

  我市电动船舶先行者时代电机全新打造的一艘纯电动竹筏在桂林漓江下水测试,新竹筏设计的安全性能、动力性能和续航能力都达到景区运营要求和海事部门的相关要求,无噪音、无污染,为保护美丽漓江添一份力。

  由白马船厂建造的2艘国内首批入级电力砂船均顺利下水试航,我市还根据大黄鱼、海带、紫菜等养殖作业实际情况,将设计开发满足多样化需求的船型,探索电动为主、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应用,创新滴滴打船、电池租赁等配套服务模式。

  已完成小型电动船舶动力系统的开发设计,其中40马力电动挂机推进系统装船5艘,分别应用于养殖公司,码头摆渡、个体养殖户等场景,运行情况良好。时代电机负责人卢友文介绍。

  领先技术破浪前行

  谈及电动福建,绕不开宁德时代。其动力电池出货量连续六年全球第一,船用动力电池装载量已达200多艘,遍布闽江、长江、珠江等流域以及沿海地区。

  早在2020年,宁德时代就下线了首套海洋船舶动力电池系统,我市电动船舶产业迈开了踏步向前的步伐。

  你看,我们的每一个电芯都设有温度传感器,可实现电芯温度监控和高温报警功能。宁德时代电船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鄂飞对

  近三年,伴随着我省推动电动船舶试点示范,宁德时代的船用动力电池也在不断迭代。

  在系统上,我们采用BMS三层架构,通过多支路设计,可灵活匹配系统电压和电量。也就是说,当某一支路出现故障时,可独立切断故障支路,保障其他支路正常运行。同时,符合IP67以上防护等级的电池包设计,可有效规避水汽、盐雾及粉尘引发的安全风险。鄂飞介绍说,基于上述技术措施,宁德时代成为首家获得中国船级社全面认证的企业。

  时代电船,宁德时代于去年11月成立的子公司,专门开展电动船舶动力总成研发、制造。而鄂飞也曾供职于知名造船企业,这样的从业背景让他见证了船舶业传统燃油船到电力推进船再到电动船舶的演进进程。显然,电动船舶还处于发展初期,它的推进进度和许多因素相关联,如技术创新、产业配套、产业链培育、人才培养,还有政策保障、金融支持等。

  在他看来,仅靠动力电池制造企业去推动产业发展并不现实。成立时代电船,就是期望与省内外船舶设计、建造企业以及运营方密切沟通,同时与上游优秀的配套商协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如今,我市正在构建高质量电动船舶产业体系,将内联外引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走进位于福安市的福宁重工生产基地,电动船舶工作区机器轰鸣、焊花点点。

  福州古厝集团的‘茉莉号’主船体分段正在船台建造、艏艉分段结束涂装,‘闽江会客厅’纯电动内河游览船分段上胎架制作。此外,大金湖电动游船项目也已落地,即将开工建设;宁德‘东湖之星’电动游船项目即将开启招投标工作,我们将积极投标,力争中标。福宁重工董事长周园园坦言,上述船舶都力争在年内交船,有动力也有压力。

  重担压身,源自福宁重工的另一身份——省船舶集团电动船舶研制总装基地。

  何为总装基地?省船舶集团副总经理李振均认为,核心便是合作。所谓‘术业有专攻’,虽然我们是最后的交付方,但背后整合的是多方力量。

  以闽江会客厅为例,该船内部将采用福州古建筑文化所遵循的前庭、中堂、后院的礼制格局构型和布局,对设计要求极高。所以我们引进了东方船研,这是一家在高档旅游船领域很擅长的企业,通过合作,边学习边造。周园园说。

下一篇:光泽县杭川镇:居民自治开启小区“幸福密码”
上一篇:佩斯科夫:在续签黑海港口粮食外运协议方面 俄方“善意”不会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