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政务”直通车,跑出淮安区营商服务加速度
2022年以来,为了打造更富创造力的政务营商环境,淮安市淮安区积极践行“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的服务理念,以“海棠政务”帮代办服务为突破口,全面疏通惠企便民上下游全流程难堵点,统筹整合淮安区企业服务资源,将审批服务链条扩面提质,无缝嵌入投资前沿的要素保障与投产后期的配套服务,全力助推项目全流程无障碍“加速跑”,探索走出了独具淮安区特色的101%优质营商服务新路径。
一是主动靠前服务,项目招引点单办。为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服务工作,促进项目加快签约落地,淮安区实行审批部门“前延”服务,在招商阶段提前介入,推出项目帮代办“大礼包”,将项目代帮办流程、环节、时限等信息编入《淮安区投资指南》,以发放代办邀请函的形式,让企业对项目建设中涉及的审批政策、事项办理有了“全景式”了解。为了确保投资意愿件件有回应,该区从淮安区各职能部门抽调多名90后、高学历业务骨干,以周恩来总理最爱的“海棠花”为名,组成“海棠政务”服务团队,从产业方向到地块信息,从规划指导到配套政策,全方位为有意向来淮投资的企业推出“一项一微”“一企一策”定制服务,解答企业各类疑问、宣传淮安区产业优势、研判对接意愿项目,变过去“坐等审批”为“定制服务”,有力提升投资项目建设效率。
二是并联审批服务,开工五证联发办。重特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为了牢牢抓住这个“牛皮子”,海棠政务团队率先在淮安市成立重特大产业代办项目库,将年度重大厂房仓储类项目以及能够落实土地、环境、能耗指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全部纳入“拿地即开工”储备库管理,将项目“等地期”变为“预审期”,通过“周报制”“月商制”,打通各职能部门的审批壁垒,将各部门审批“接力跑”变为“并排跑”,推动项目审批流程再优化、时间再压缩,以快速度和高效率,助推服务项目在量和质上实现更大突破。2022年6月17日,江苏润阳产业园项目顺利竣工投产,一天内拿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图审合格证、施工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五证”。截至目前,该团队先后以“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为昆淮智创园、百斯特食品、荣安槽钢等20余个重特大项目实行“拿地即开工”,另有8个项目正在储备库内等待进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时间比原流程提速高达90%,持续提升项目报批报建手续“加速跑”。
三是全程跟踪服务,开业售后无忧办。审批有终点,但服务无止境。投资建设项目特别是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往往建设周期较长,且分期建设。针对这一特点,该团队定期进行回访,随时了解、掌握项目建设、运行情况,并积极依托淮安区行政审批局负责12345市民热线小时不间断受理项目企业关于营商环境和行政审批方面的咨询和诉求,尽最大努力和能力解决项目遇到的审批以外的困难和问题。近期,淮安区海棠代办员在回访江苏施塔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光纤设备及成套配件生产线项目时,就了解到技术人才储备、企业在运营成本等方面存在困难,于是该团队积极协调人社部门,为高端人才落户淮安区提供便利,同时,主动对接财政局,牵头组织对淮安区21个政府职能部门涉及环保奖补事项集中摸排整合,为让企业及时享受到相应政策红利,海棠代办员张帆第一时间联系到施塔德相关业务申报人,指导其顺利提交奖补申请。为保证审批与拨付无缝对接,团队还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财政奖补专窗,安排财政局专人负责奖补资金申请,奖补事项申报与财政资金申请同时进行,奖补资金极速到账。只用了6天,该笔资金就拨付到企业账户,有效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
目前,“海棠政务”服务团队已完成7个区级重点项目以“拿地即开工”的方式快速开工建设,为中兴绿色建筑等26家企业及时办理不动产权证,为各镇街、园区3100余家企业解决项目落地审批难题400余个,为辖区内重点项目、企业个人带来超级实惠的“放管服”改革红利。该团队先后获得“2022年淮安市工人先锋号”“淮安市巾帼文明岗”,代办专员沈雪婷被表彰为2021年度国家级“公共资源交易优秀业务能手”,张莉被表彰为“2021年度淮安市营商环境先进个人”。2022年4月,海棠政务服务的创新做法得到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肯定,并刊登在《改革内参》上,海棠政务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