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法院荣获山西省法院“一站式”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应县人民法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巩固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纠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应县,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应县法院将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领导小组,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将多元调解和速裁工作纳入立案庭统一管理。加大“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引导力度,建立“普通案件前端快调速审、疑难复杂案件后端细审精判”的审判机制。诉前调解案件839件,占一审立案数比重为97.67%,诉前调解案件成功率59.97%。
诉讼服务是司法文明的窗口,应县法院专门对诉讼服务中心改造升级,新建的诉服中心科技高端,现代实用。拓展司法服务,推动诉讼服务提质升级。把“最好的场所、最便捷的服务”提供给人民群众。诉讼服务中心配备了电脑、纸笔、书写桌椅、打印复印机、座机电话、休息座椅、饮水器具等基础设备,醒目位置放置有各类诉讼指南、诉状样式、法律书籍等,供当事人免费领取或查阅。诉讼服务中心还配置了诉讼服务一体机、诉讼风险一体机、诉讼案件查询机等多样化的智能服务终端设备,定期对系统维护升级,当事人无需在窗口排队,只需要在一体机上通过身份验证和识别,就可以查询案件的开庭时间、裁判文书等信息。需要立案的,在一体机上录入案件信息,同步扫描诉讼材料,形成案件的电子材料后提交并经系统确认后,直接转到法院的立案审核系统,工作人员会及时审核立案信息,实现快速立案。
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动矛盾纠纷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突出一站、集约、集成、在线、融合五个关键,建设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发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发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集成作用,与多家单位构建联动机制,互联互通,实现案件委托调解分流。与妇联等部门构建“家和共处”联调平台,实现家事纠纷柔性化解;与金融保险共建类案件调解平台,实现一站式快速处理;与工商联构建商事案件联调平台,方便民营企业线上线下调解。特色化解平台搭建,既满足了当事人的司法需求,又积极推动形成社会联动合力,有效化解矛盾、服务群众。
延伸职能,融入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机制,将一站式建设延伸到纠纷化解的源头。应县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方位构建人民法院参与党委领导下诉源治理工作新路径、新模式、新格局,建立调解平台“三进”工作机制,与乡镇党委政府建立“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依托 12368诉讼服务热线,高效、精准响应基层社会治理的司法需求,做到联系法官到位率 100%、反映事项办结率 100%。今年1-10月,应县法院新收案件同比下降23.1%,诉源治理效果明显。
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法院“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要求,制定《应县人民法院关于“诉调对接”的实施方案》《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和调解速裁办法》,设置分流标准,完善自动分流功能,努力打通案件快慢分道、繁简分流通道。出台《简化速裁快审案件诉讼程序规范》,建立健全符合速裁快审快执特点的工作机制,促进审判质效提升。优化司法确认程序,完善小额诉讼和简易程序规则,推行简洁化诉讼、要素式审判和示范性裁判,促进简案快审。2022年1-10月,应县法院速裁团队办结速裁案件381件,占一审案件89.1%,平均审理时间21.3天,审理时长同比缩短4天,实现了难案精审、简案快审,简出效率、繁出精品。
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应县人民法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奋力推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赵建国